理论
2011年 第 33 期
总第 601 期
财会月刊(下)
理论
浅论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与货币疗法

作  者
邓华光

作者单位
(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 430223)

摘  要

      【摘要】 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本质上是一种货币失衡现象。近十年来,中国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聚集了形成通胀的巨大风险。本文分析了当前货币因素对通胀的影响,提出了通胀膨胀的货币疗法。
  【关键词】 通货膨胀是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一、通货膨胀形成的货币因素
  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国际上流行的说法主要有三种:需求拉动说、成本推动说和结构失调说。这些说法的差异与不同时期通胀发生的经济背景有关,也反映了不同理论观察的角度,但在实践中,特别是近年来引发我国通胀的原因却是多方面、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我国2007 ~ 2008年发生的通胀就由多种因素导致,比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失调还有输入因素,是一种混合型的通胀。具体来看:投资过热、消费升级,大量的需求流向楼市和股市,这是需求拉动;新《劳动法》的执行使工资成本上升,原油、铁矿石等资源品价格、某些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涨,形成成本推动;国际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这样当国际市场物价上涨时,各国的通胀以种种方式输入国内,这是输入型的通胀;还有供需失衡,部分产品供过于求,部分产品供不应求,比如,猪肉涨,鱼、鸡蛋却不涨,煤、铜涨,有色金属却不涨,这是结构性失调;再加上国内突发的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对物价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信用膨胀、货币供应超过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流动性过剩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