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 6 期
总第 610 期
财会月刊(下)
改革发展
商誉、剩余收益与Ohlson模型

作  者
钟 翰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成都 610074)

摘  要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各种商誉本质理论,认为以“投资者视角”下的“超额盈利观”来界定商誉最具有实证分析意义。进而引入著名的Ohlson剩余收益模型,理论分析了商誉和当期剩余收益之间的联系,绕开传统的多期贴现求和方式,建立了一个基于当期信息的商誉分析框架。最后基于此框架,以A股数据来对现行披露商誉的“杂质”问题和价值相关性问题做了经验研究,发现现行披露商誉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但是也存在着不属于“超额盈利能力”的“杂质”。
      【关键词】商誉   超额盈利观   剩余收益模型

      一、研究背景
     商誉(Goodwill)是一个令会计学界倍加争议的话题,长期以来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理性之光的垂爱。以上世纪20年代杨汝梅先生的《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s》为肇始,对商誉的系统研究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今日。八十余年来,从会计视角对商誉审视,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引人深思的智慧。就商誉本质而论,“好感价值论”(Favorable Attitudes Concept)、“总计价账户论”(Master Valuation Account)、“超额收益论”(Excess Earnings Concept)、“剩余价值论”(Residue Concept)、“无形资源论”(Resources Concept)不一而足。联想到哈德罗·孔茨教授的“管理理论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Jungle)之论,不免让人发出此景映彼景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