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 12 期
总第 688 期
财会月刊(下)
业务与技术
新产品开发能动性管控系统构建

作  者
周 琳(博士)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郑州 450000)

摘  要

【摘要】 关于新产品开发(简称NPD)管理控制系统的内容、特征,西方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理论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我国,关于新产品开发活动的管理控制系统(简称MCS)的探索非常匮乏,这不利于提升我国企业产品创新水平。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根据管控系统能动性的特征以及已有经典理论、文献的研究成果,基于对许继集团的实地调研,构建了满足NPD活动对效率和弹性双重要求的能动性管控系统,这种能动性管控系统可以提升产品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产品开发   管控系统   能动性   产品创新效率   产品创新能力

一、引言
“中国企业,除了研发别无选择”,这是哈佛大学著名的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在参加中国高层的战略研讨会时对中国企业家的一个忠告。我国“十二五”规划强调“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经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已是大势所趋。
2008年的金融风暴警示我们,没有研发的企业始终会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始终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我国还有很多高科技公司逆市上扬,如华为科技、中兴通信、三一重工等科技型公司,这些公司非常重视研发和产品创新,强调研发管控系统的建立(曾学明,2009)。可见,只有采用高效的管理控制系统,才能实现产品创新的高效和成本的减少,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进而提升企业业绩。
在我国,虽然大多数企业很重视研发,研发投入越来越多,但并没有取得高回报。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项目成功,效益失败”,有些是研发项目开发成功的比例低,有些是研发项目超出了估算的时间进度,有些是研发费用超出预算。这些都会导致企业研发资源的浪费,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落后,竞争力下降。
因此,本文根据管控系统理论、组织理论、创新理论等方面的经典文献,主要探讨符合新产品开发活动特征的能动性管控系统特征,并揭示了在新产品开发活动中,强调能动性的管控系统对产品创新及其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二、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关于研发活动的管控系统内容与特征,根据研究问题的差异,比较常见的是将研发活动的管控系统分为投入控制、过程控制、产出控制(Rockness、Shields,1984;Cardinal,2001;Bonner等,2002);或者,会计控制、行为控制、人事控制(Abernethy、Brownell,1997)。另外,Davila(2000)认为MCS在产品开发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所要求的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
因此,笔者通过大量访谈确定了产品成本、产品设计、与时间相关的、与顾客相关的、资源投入(预算)、盈利能力这六种类型的信息经常被组织的正式系统所报告,即可以将这六种信息作为新产品开发的管控系统内容。并且,依据现有学者(Merchant,1981;Simons,1995)的研究,通过三种特征(信息报告的详细程度、信息更新的频率、信息使用形式:诊断式还是交互式)对MCS中的每一类信息进行设计和计量。
Bisbe、Otley(2004)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Chapman,1997;Davila,2000;Kaplan、Norton,1996,2000;Langfield-Smith,1997),将与创新和业绩有理论联系的三种特殊的控制机制(预算系统、平衡计分卡、项目管理系统)作为研发活动的管理控制系统内容。
还有研究将Adler、Borys(1996)和Adler等(1999)提出的能动性管控系统应用在新产品开发活动中。这种能动的管控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员工自我修复程度、内部透明度、外部透明度、弹性(Ahrens、Chapman,2004;Free,2007;Wouters、Wilderom,2008;Chapman、Kihn,2009;Jorgensen、Messner,2009;Antonio Leotta,2010)。
现有组织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对注重效率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合理平衡(Duncan 1976;O’Reilly、Tushman 2004)。效率要求对现有组织规则、程序的遵守,规定不同的作业应该如何实施,以及对现有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与之相比,创新要求弹性,如果组织允许员工偏离常规的规则、作业时,新的机会就可能出现。效率和弹性的冲突很容易出现在致力于探索和创新的新产品开发活动中,因此,为了保持效率和弹性的平衡,Jorgensen、Messner(2009)借鉴提出的能动的管控系统特征(enabling MCS),运用案例实地研究方法考察了案例企业如何使用不同的控制机制以平衡效率和弹性。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以许继集团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访谈、内部文档、公司网站、媒体报道等多个数据来源分析案例。
本文项目组成员对许继集团研发管控系统的实地考察一共经历了23个月,从2011年10月份到2013年7月份,先后6次深入企业进行深度访谈、观察和调研。
本文期望对新产品开发能动性管控系统予以构建,以期推动我国企业产品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管控系统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不断提升我国企业产品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一)案例选择
Yin(2003)认为在案例选择之前需要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以区分适合作为研究对象的案例。为了确保案例包含充足的研究所需的数据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确定的标准如下:第一,集团公司坚持“生产一代、改进一代、构思一代”的技术创新战略。第二,加大研发投入,坚持每年按销售收入的6%左右作为新产品的技术开发经费,高起点、超前开发高科技产品,确保产品领先战略的实施。第三,集团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即科研处,旨在把研发项目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做精、做细,做到科研管理工作的务实高效,同时,科研处加强和研发业务相关接口单位之间的协作,为上下游客户做好服务支撑工作。第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透明度较高,便于获取研究数据。
正是由于二十年来许继集团坚持围绕“高科技”,不断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产业延伸扩张,使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并形成一个互补的产业格局。同时,也使许继成为业内唯一一家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并驾齐驱的企业集团。可见,许继集团是本文研究的合适对象。
(二)数据来源
为了提高案例研究结论的有效度,本文依据多个数据来源分析案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对许继集团研发活动相关各层级人员的深度访谈;上市公司正式披露的信息;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公司网站发布的信息和公司内部文档等。
1. 文档资料。为了对许继集团研发活动有一个全面的初步了解,本文研究小组先收集了大量的文档资料。例如,许继集团的电子报纸,科研管理部门各类制度文档,许继研发项目预算表(模版)、研发项目计划变更申请表(模版)、研发项目立项申请书(模版)等。
2. 实地访谈。实地访谈可以使访谈者深入了解和直观感受现实生活中企业如何管理新产品开发活动,可以使访谈者获取不同被访者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这有利于评估和修正拟研究的问题,并收集实地企业新产品开发管控等方面的初步证据。
在文档资料收集和阅读的基础上,研究小组成员与许继集团董事长、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尤其是主管研发工作的各层级人员等逐一进行深度访谈。被访者在不同程度上对公司的研发活动都有所了解。
研究小组事先与被访者进行电话沟通,预约访谈时间,说明访谈的目的和内容,并提供访谈参考提纲。在访谈开始前,提示被访者访谈是开放式的,以获得尽可能真实、全面的信息。在访谈过程中,研究小组所有成员同时记录,并在征得被访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录音笔全程录音。在访谈结束前,研究小组成员适当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以确认和补充某些比较重要的内容。
根据Eisenhardt(1989)的建议,研究小组成员在24小时内对访谈笔记进行整理和核对,并将笔记和录音内容全部输入到电子文档中。对于其中不确定或者缺失的信息,研究小组还通过电话与被访者做进一步沟通和补充。
四、新产品开发能动性管控系统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许继集团在科研体制改革中,以充分满足电力市场需要,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己任,凭借雄厚的人才技术优势,结合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 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始终坚持以技术引进、科研攻关、技术改造相结合为主线;坚持“生产一代、改进一代、构思一代”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大研发投入,确保产品领先战略的实施,坚持每年按销售收入的6%左右作为新产品的技术开发经费,高起点、超前开发高科技产品。
许继集团在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大型发电机变压器主设备保护、电气化铁道成套保护、发电厂、变电站监控和自动化系统、电力通信、电力MIS、换流阀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何保证研发产出和减少研发风险,许继集团提出了两个理念:投资理念和市场驱动理念。技术水平的高低不再是项目组和决策者考核的唯一指标,市场效果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许继集团建立了基于市场和客户需求驱动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将产品开发作为一项投资来管理,以更有效地管理产品开发和新产品试制,达到加快市场反应速度,减少开发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生产性、可维护性。
在研发过程中强化项目管理理念,通过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使开发过程的规范流程、规范的项目管理、与流程配套的模板,以及IT支撑体系等逐步建立,使集成化科研管理模式逐步通过研发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固化。
这种集成化科研管理模式,立项由跨部门的决策委员会负责,开发团队也不再是清一色的研发人员,还有市场、制造、测试、服务等部门的人员。科研处借助PLM系统、项目管理工具等有效途径,盯紧研发项目的过程控制、落实研发的结果考核;PLM系统以产品数据管理为核心,对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降低研发、生产成本。
伴随着研发战略的成功落实,通过PLM系统规范各类研发数据,建立CBB平台,提高设计重用率,减少设计成本,提高设计质量,加快新品推出时间。
(二)新产品开发能动性管控系统分析
新产品开发活动的基本特征,一方面表现在致力于探索新思想,进行产品创新。创新需要组织赋予员工一定程度的弹性和自由度,并以一种能动的方式对待组织的正式控制程序,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为了阻止过度创新并帮助确保创新理念能够转化为有效的产品创新,防止员工从事注定无效或脱离组织目标的经营活动,产品创新也要求实施必要的正式控制。
那么,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程度较大的情况下,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管控系统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才能提升新产品开发的效益呢?
本文经过理论分析和对案例企业的深度访谈,认为适合新产品开发特征的管控系统,不仅包括“正式控制(投入控制、过程控制和产出控制)”,而且还包括“信息透明度”和“实施方式”,如下图所示。该管控系统重在强调能动性,从而能对产品创新真正起到促进作用,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1. 正式控制的内容。
正式控制中的投入控制包括:成立跨部门的决策委员会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投入等重大决策的制定,例如,高层领导、相关研发部门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参与;要由流程开发、管理、质量控制等多个领域的职能专家组成研究团队;项目开始以前,高层需要直接与项目经理交流公司战略发展、经营目标;高层在一定程度上要参与项目决策制定;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研发经费等相关科研活动的管理;要按照公司战略进行研发经费的投入;要按照项目进行预算的核定和审批;在研发项目费用预算制定过程中,要认真核定各项费用明细,例如劳务费、材料费、办公费、差旅费。
正式控制中的过程控制包括:按照各个研发项目进行管理;每个项目要有明确的项目负责人;对研发项目实施分阶段管理;为了保证预算的有效执行,要建立研发经费预警制度,并严格按照预算拨付研发费用;每一阶段有特定目标或交付件。例如,概念阶段要求有立项申请书,计划阶段要求有技术任务书、计划任务书,开发阶段要求有相应的文档资料,试验阶段要求有检验报告,样机评审阶段要求有样机评审表,设计质量复查阶段要求有复查报告,公司鉴定阶段要求有全套省部级鉴定资料等。
正式控制中的产出控制包括:高层需要确定公司研发的总体业绩目标、质量目标;高层在某些情况下要为特定研发项目设置清晰的目标和任务;当项目费用超出预算时,需要项目负责人和管理部门的同意,才能追加预算;预算差异比较明显时需要进行预算差异分析;要明确业绩评价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并创造条件申请专利;要对专业结果高度重视,鼓励研发专家发表学术论文,与外部交流、合作等。
2. 信息透明度的内容。信息透明度包括内部透明度和外部透明度。也就是说,研发人员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掌握和理解研发控制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研发活动管控在很多方面与公司整体相适应的程度,与组织中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其他管控系统的融合程度。
3. 实施方式的内容。实施方式包括参与设计程度、交互使用程度、自主权程度。
参与设计程度是指研发管控系统完全由外部专家设计(强制性、正式化)还是由企业研发人员参与研发管控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测试。
交互使用程度是指研发管控系统产生的信息是否一直被关注,以不断质疑研发活动管理中的不合理地方。高层领导或企业各个层级的经理是否经常、定期地关注研发管控系统。
自主权程度是指当控制流程出现问题或故障,研发人员可以自行修改流程,解决问题并继续工作的自由度。当没有特定的控制流程时,研发人员是否可以自主通过设计开发和测试,自行增加流程等。
以上对新产品开发管控系统的内容和特征,可归纳总结如下表所示。
五、结论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较大的新产品开发活动,不仅需要企业致力于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不断产生新颖的创新思想,而且还需要将创新思维及时转化为高效的产品生产,尽量避免不盈利的产品出现,由此开发过程必须被管理层监督和控制,即致力于提升产品创新效率。
能动性管理控制系统特质满足了企业同时提升效率和弹性的双重需要,这种能动性管理控制不仅体现在员工的工作行为遵循已经严格设置好的经营活动或经营目标的程度,以防止他们从事注定无效或不正常的经营活动,从而提升了产品创新效率,而且还体现在控制系统允许员工脱离正式程序的程度,有足够的弹性,从而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效果和产品创新能力(或者创新性、创新程度)从两个维度反映了企业创新绩效的高低。这种能动性特征会使得企业不仅关注产品创新能力,而且更要关注产品创新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提升核心竞争力。
六、研究展望
第一,如何构建适合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能动性管理控制系统,不仅需要广泛深入地阅读相关经典理论文献,进行案例研究,更需要深入多家企业进行大规模调研,对该系统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二,产品创新的两个维度划分,即产品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能力,需要参考相关文献的计量方法,也需要深入多家企业调研,听取实务界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考察新产品开发能动性管理控制系统对产品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能力是否有促进作用。
第三,后续可以考察新产品开发能动性管控系统、产品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是否有促进作用。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考察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现状,发现差距与不足,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升新产品开发管控能力和创新水平。
【注】 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管控系统、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255)及河南省2013年度会计领域软科学研究课题“大中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案例——许继集团研发管控及其创新绩效研究”的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江明.企业产品创新管理模式研究(一)——以海尔型号经理为案例.管理世界,2007;10
2. 梁莱歆.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现状、问题、出路.会计研究,2007;10
3. 刘运国,刘雯.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管理世界,2007;1
4. 欧阳桃花,周云杰.企业产品创新管理模式研究(三)——以海尔产品经理为案例.管理世界,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