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财会月刊(15期)
教学之研究
新常态下职业导向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作  者
赵振宽1(副教授),邹昭晞2(博士生导师)

作者单位
1.贵州财经大学管科学院,贵阳550025;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形成了深度的融合,创造出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工具的经济发展新业态。这对企业资源配置带来了全新的影响,推动着传统管理会计实践进行巨大变革。因此,地方院校应以职业创新教育为导向,根据业界发展的实践需要进行管理会计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常态;职业导向;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6)15-0120-3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入西方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以及稳定的师资队伍。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形成了深度的融合,这对企业资源配置带来了全新的影响,从而推动着传统管理会计实践进行巨大变革。在此背景下,2014年10月,财政部颁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基础。对于地方本科院校从事财会专业与非财会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研究的教师来说,应把握这一机遇,针对管理会计课程定位不合理导致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迅速进行改革。尤其是对新常态下以职业创新教育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非财会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来说,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已经成为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为例,探索非财会专业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二、酒店管理专业管理会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够在高星级酒店等服务型企业从事酒店管理、服务等相关工作以及能在相关教育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院校的教育重心在于培养学生酒店餐饮、前厅、客房以及实训实习等重要岗位的实务技能,这对于跨学科性较强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受欧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国内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院校普遍设置了会计学原理、成本控制、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必修或选修的财务类课程。经笔者调研,在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到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应该掌握的管理会计技能。同时,酒店管理专业非常重视操作性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方式,而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则建立在数学等逻辑思维性较强的课程基础上,再加上教师没有酒店管理经验,使得教师所讲授的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很好地融合该专业要求重点掌握的房务管理、餐饮管理等内容。学生往往把管理会计课程视为难学并且与日后从事职业关系不大的负担而没有学习兴趣,结果就只能疲于应付考试。
2. 教学目标不清晰。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管理会计岗位的专业人员,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负责酒店运营的专业管理人员,二者在教学目标上存在较大区别。在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教师专注于从会计专业研究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缺乏对酒店管理实际业务的深入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会出现既没有考虑到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又没有考虑到该专业学生实践性较强而财务基础知识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缺乏积极性,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差。
3. 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处理不好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中的交叉内容,使得一些内容如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等在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中重复讲授;另一些内容如静态回收期法、动态回收期法、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长期投资决策项目的数量评价方法在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中重复讲授。这些内容的讲授占用了大量的授课时间且受制于学生缺乏必要会计基础知识训练问题,导致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不突出、课程特色不明显。
4. 实践创新教学环节薄弱。由于酒店管理实验、实训等实践类课程较多,使得学生形成了只喜欢实践操作、不愿钻研理论的习惯,一些学生在管理会计课程学习中还会出现畏难情绪加重甚至放弃学习的情况。由于课程本身难度较大,使得该课程教学主要以知识讲授为主,在教学中引入与酒店管理会计联系紧密的案例较少,互动讨论也相对较少,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由于本身缺乏酒店实践经验,管理会计课程的实务讲授只能草草了事,更谈不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酒店管理会计实务训练。这对于以能力培养为主的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会产生缺乏财务实践能力的不良后果。
三、酒店管理专业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
职业教育背景的酒店管理学院既是理论知识和应用型技能的教学单位,又是酒店行业实习与就业的供给方,其教学效果如何也相应地决定了酒店企业对学生实习就业的接受程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HL),在对酒店管理教育长达一百多年的教学探索以后,持续不断地培养出深受酒店业界欢迎的毕业生。因此,该校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教育经验,非常值得国内酒店管理学院学习与借鉴。笔者结合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经验,探索出适合我国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教学的应对策略。
1. 以职业导向的管理会计教学定位。经济新常态下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应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在业界的发展需要来构建应用型教育课程体系。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定位于为未来世界酒店业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较强的酒店管理实践型人才,应重点突出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理论对学生职业实践的应用性指导内容。教师要根据当前酒店的运营模式有重点地设计管理会计必修课程模块,并带动学生探索“互联网+酒店”模式下的管理会计新工具与新方法。课程教学应考虑酒店管理会计岗位自身的特点,课程内容安排应考虑对学生酒店管理综合业务管理素质的培养需要,而学生的管理会计实践能力锻炼应与校内实验实训课及校外实习相结合而进行。
酒店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在考虑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养成基本的酒店会计职业习惯,能够运用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创新性地解决会计预测与决策管理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例如:以行业为导向的费用分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酒店运营成本基本规律的认识;以行业为导向的环境因素认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环境驱动下的酒店绿色成本费用分配方法;以行业为导向的资源分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互联网背景下酒店行业“服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概念的认识等。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还要讲求教学效率,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及酒店行业特色,选取酒店经营过程中的预测与决策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来进行讲解,同时重点讲解酒店短期经营决策内容,使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充分结合酒店房务、餐饮、酒吧、酒店康乐等业务,通晓酒店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其业务管理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达到综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2. 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在合理课程定位基础上,针对应用型酒店管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安排,以职业创新教育为导向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建立在因材施教基础上的教与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Eggen & Kauchak,2009)。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应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在重点讲述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酒店财务实践操作,运用相关酒店管理会计软件进行酒店预定、销售等业务的预测、决策分析,培养适应酒店业务实践需要的管理人员。酒店管理会计课程应该让学生学会酒店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编制、现金收入内部控制、经营预测与决策等重要知识与技能。
在准确进行专业定位与课程定位的前提下,由具有丰富酒店管理会计经验的教师将企业运营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的财务知识和技能设计成不同的管理会计模块,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形式完成不同的模块任务。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可以聘请实习合作酒店的财务总监来课堂做引导性讲座,重点介绍管理会计在酒店管理中的重要性、酒店财务部各岗位职责,以及酒店财务部与各部门的协作关系等内容。结合财务总监亲身经历的会计案例,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选用合适的教材,有重点地选取相应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能够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进行讲授,依据课程标准可以适当降低管理会计课程知识本身的难度,充分运用案例讨论等形式与学生形成课堂互动,并由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聘请有经验的酒店财务经理进入课堂,进行管理会计经典案例的分享和讲解,引导学生以酒店工作思维进行学习和思考。使学生能够共同提高学习兴趣,增长相应的管理会计技能,将学到的形式知识转化为小组成员间共享的暗默性实践能力(Nonaka & Takeuchi,1995),并结合课程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以兴趣为纽带,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学习”。当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主要是高校任课教师多为学术背,没有相关酒店经验。为此,学校与实习合作酒店签约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学校制定教师培养规划,安排教师三年内至少利用一个学期到合作酒店进行实地调研、顶岗实习或与酒店财务部门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实际融入酒店管理会计业务,并且可将这一项目列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之一。在酒店实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一方面培训酒店员工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将课本上管理会计的形式知识转化成能够处理业务的暗默知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从而保证以后能够更好地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
教师还要以学生兴趣为纽带,探索更适合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法,引导学生结成“团队学习”小组,使“教”与“学”真正成为师生间的讨论式学习行为。教师还要探索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多种创新式融合,使“团队学习”小组能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具体的会计实践业务之中,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通过集体协作来分析、解决酒店业务问题的能力。
在成绩考核方面,教师要强化养成性教学评价,提高实践课程学生参与的评价分值,如学生课堂发言次数、财务软件操作熟练程度、参与讨论次数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现状与业界要求的差距,从而确定努力方向,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4. 通过实验实训基地的工作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对于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就业单位十分看重的。产业需求实践已经成为提升人才培养价值的重要平台(Arrow,1962)。职业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以酒店行业需求为导向,重点让学生理解以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为视角的酒店餐饮、客房等业务的管理会计分析工具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酒店等服务业的会计业务特色,使学生结合企业具体业务深入理解管理会计的核心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支持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的作用(王斌等,2014)。教师除了在教学中着重利用互动式案例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还要在校内实验实训课程、校外实习安排等方面下功夫,强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经过一百多年教学实践的摸索,做出了安排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课程及实验实训课程后到合作酒店进行业务实习的教学安排,让学生以“团队学习”方式掌握酒店业务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及相应的职业技能。酒店新员工的职业成长是在工作中体验的,并在老员工的帮助和指导下,逐步形成自身暗默知识体系,迅速提高工作技能(赵振宽,2012)。因此,教师要在不断提升自身酒店管理会计业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管理会计实验实训基地,让学生从体验酒店管理会计的实际运营工作中形成自身的暗默知识,再引导“团队学习”小组思考并解决问题,使成员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通常情况下,我们假设传统的成本与业务量为线性关系,但是受到互联网等外部环境因素及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使得很多酒店的运营成本不随客房出租率的升高和下降呈比例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成本粘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团队共同思考,在实习过程中分析并找出形成成本粘性的原因,让学生灵活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形成了深度的融合,创造出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工具的经济发展新业态。这对企业资源配置带来了全新的影响,推动着传统管理会计实践进行巨大变革。因此,地方院校应以职业创新教育为导向,根据业界发展的实践需要进行管理会计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对新常态下职业化人才的培养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保罗·埃根,唐·考查克.教育心理学:课堂之窗[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Nonaka I., Takeuchi 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Arrow K.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
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1).
赵振宽.基于体验视角的酒店企业知识创新研究[J].企业活力,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