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 6 期
总第 610 期
财会月刊(下)
理论探索
市场择时资本结构理论面临新挑战

作  者
李志华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 100872)

摘  要

      【摘要】 本文从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角度介绍了传统市场择时资本结构理论遭遇的挑战。试图通过介绍当前市场择时理论研究中出现的“现金平衡观、净融资观、认知一致理论、现金需求观、增长期权观”等前沿性观点,为国内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场择时理论   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关于企业的融资动因,通常存在两类解释,一种倾向于认为企业的真实投资需求引发了融资行为;另一种是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控制人或决策层认为当前融资能获得某些方面的利益,表现为对市场各方面因素的综合时机选择,由此导致企业出现融资行为。后者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财务领域中极具影响力的市场择时理论。
     一、传统市场择时理论的主要观点
      市场择时理论研究是在行为金融对传统金融理论的质疑背景下展开的。传统金融理论有关风险与回报的权衡假说,认为资本市场是基本有效的,允许企业在为投资者提供一定风险溢价补偿的前提下发行股票。在Modigliani和Miller(1958)构建的有效和整体的资本市场理论框架下,不同形式资本的成本变化并不是独立的,在权益与债务融资之间进行转换并不能获得额外的收益。但是,在资本市场无效或分割状态下,市场择时能够在当前股东的进出之间获得某种收益,这使得企业在发行股票时会考虑市场择时因素。市场择时理论强调通过机会窗口择时,该观点意味着资本市场本身是无效的,能够允许管理者利用权益资本成本短暂的波动发现价值被高估的股票。由于研究视角和范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理性人假设和完全套利假设,市场择时理论极大地拓展了行为金融的研究范畴,开始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投资者和内部人的非理性行为以及市场非有效情况下的不完全套利行为等。市场择时理论正是基于上述前提提出来的,它既关注投资者在市场上的风险和收益择时动因、机理及后果,也关注融资方的发行择时动因以及市场的不完全套利行为对择时造成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