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 6 期
财会月刊(6期)
金融与理财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新模式设计

作  者
芦彩梅1(副教授),徐天强2

作者单位
(1.山西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所,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太原 030006)

摘  要

      【摘要】本文基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一种新的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即“4A+1C”模式。该模式将网络技术有效融合到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中,通过强力的信息流,各个主体围绕信息网络中心平台形成反馈回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融资风险问题,而且有助于实现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从理论研究转变为现实应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形成公认的一致意见。按照美国学者波特的定义,中小企业集群是一个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许多互相独立的企业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和产业领域内所形成的。本文认为,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在于集群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体现在网络性上。这种网络性不仅仅体现在中小企业集群本身形成网络,还体现在集群对信息网络(互联网)的充分利用上。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是指在拥有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下,在一定区域内为了生存和发展的相关企业形成一个多元主体,在资源、技术、人才、信息共享的同时,能够借助群体优势达到融资目的的网络组织。
一、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
关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目前理论界形成的有代表性观点,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 集体发债模式。该模式是指集群内中小企业基于产业链的联系,整合各自拥有的资源,通过带头人组织、以多个中小企业所构成的集合为主体,形成一个外部债券融资模式。
2. 企业信用互助融资模式。该模式是指集群内企业采取会员制并交纳会费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基金,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在一定期限将基金作为小额生产流动资金轮流使用的一种融资模式。
3. 区域银行模式。该模式是指银行和企业彼此持有对方的股份,以资本为纽带,将银行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银行与企业之间稳定的、多方面联系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联系包括提供信贷、信托担保、派遣管理人员直接参与企业的监督管理等。
4. 互助担保融资模式。该模式是指集群内中小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担保机构,为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模式。此模式克服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缺乏抵押品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中小企业在与银行谈判中的地位,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使中小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实现双赢。
5. 团体贷款模式。该模式是指一组借款企业通过内部选择而组成的一个团体向银行进行贷款,此模式要求每一个借款企业对团体内的其他成员企业贷款的归还负有连带责任,只有整个团体的债务全部偿还,团体内成员才能继续获得更多的贷款。团体贷款模式中所要求的连带责任实际上起到了无形抵押物的效果,有效地激发团体成员之间的横向监督,从而保证这种无担保贷款能够保持较高的还款率。
上述几种模式,有些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有些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很难转变为实际需求和应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实践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新模式设计 
1.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新模式的设计基础。产业集群由于其地理上的邻近性,企业间形成了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竞争与协作的关系网络,集群融资具有一定优势,如规模优势、信用优势和整体竞争优势。但是实践中集群内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导致其融资难的原因包括其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例如中小企业抵押品和担保的缺乏,个体经营风险、竞争力、融资成本等方面,银企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过高的信息搜寻成本等等。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阻碍了银企之间的融资交流。
基于此,本文根据互联网传播共享信息及时高效等特点,将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与集群优势综合考虑,把信息网络与中小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融合一个融资整体,设计出一个新的融资模式“4A+1C”。其中,4A(agents)为中小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1C(center)为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在这样的模式下,信息优势得以体现,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解决。
除此之外,我们的模式还充分考虑了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储蓄金额越来越高。截至2013年8月,全国人均储蓄达到32 719元。一方面,中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刺激着民间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居民投资意识逐步增强,风险承受能力逐步提高,而民间资金的充裕使得这种投资需求变为现实。然而,在现有条件下,居民对资金需求方的相关企业信息获取有一定障碍,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共享体系,而本模式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民间金融市场可以发挥其作用。
2.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的基本架构。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4A+1C”中,包括中小企业集群、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群体及信息网络平台中心,基本架构见下图。网络融资来源包括集群内源性融资和集群外源性融资。

 

 

 

 

 

 

 

 

对于集群内部的中小企业而言,通过集群财务公司与中心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反馈。集群财务公司内生于中小企业集群,可以吸收群内闲置资金,使资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提供集群内中小企业担保、咨询、中介等服务,是一个非银行性金融机构。集群财务公司对外代表整个集群的“区域品牌”,在与群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时是集群企业的融资“代言人”。由于集群内大部分中小企业是围绕核心产业进行生产经营,每个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明确并且在一段时期内较为稳定,同时集群内的人缘、地缘、血缘关系使企业家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资本网络,内部信息传递速度大大加快,因此,集群财务公司可以很容易获取与集群内企业相关的信息。
在集群外部金融机构中,要求50%以上为中小型金融机构,这是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基于其地域特征,可以与中小企业保持长期密切的关系,以便获取各方面难以量化和传输的“软信息”,对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的运转具有显著的效果。
把民间群体引入是本模式的一个创新点,中小企业由于其资产规模小、担保物不足、信用低等缺陷而面临融资困境。民间融资是可能占据重要一席的融资方式,但是由于法规限制、信息缺乏、风险难以控制等缺点使其作用难以得到很好的发挥,本模式通过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的优势可以改善其面临的困境。
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可以连接各个主体形成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信息孤立。该信息平台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服务,所以应当由当地政府出面,中小企业合资建立,并由政府进行监管。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4A+1C”模式可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围绕信息网络平台,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民间群体之间的信息反馈,对应上图Ⅰ、Ⅱ、Ⅲ、Ⅳ。四个主体将信息发送至信息网络平台,其中包括自身信息和对其他主体了解的信息。各主体可以通过自身需要从中心信息平台获得各种信息帮助其做出决策。
第二模块,是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民间群体之间的联系,对应上图a、b、c、d。四个主体在获得信息后,各个主体间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比如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政策性会议交流、中小企业与民间群体之间的资金借贷、民间群体与银行间的资金流动、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融资业务往来等等。
第三模块是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与群内各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作为集群企业融资的代言人,必须了解各个企业的各方面信息,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体制。这三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效整体。
3. 新模式与现有互联网信贷平台的区别。本文提出的企业集群网络融资“4A+1C”模式,将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划分为多个信息模块,如政府信息模块、中小企业信息模块、金融机构信息模块、民间群体信息模块等。与现有的互联网信贷平台相比,有很大的优点。
首先,现有的互联网信贷平台多数都是P2P信贷经营模式,信息的作用仅仅体现在中介服务上,而本模式中的信息网络平台涵盖了政府、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民间群体全方位的信息,为各个主体服务。其次,本模式中的中心信息网络平台有政府参与,可以对融资进行有效监管,为融资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再次,现有的信贷信息平台各参与方信息交换困难,缺乏融资后的信息,而本文的信息网络平台有着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保证了各个参与主体对信息的需求。最后,现有的信贷信息平台上融资利率较高,因而限制了资金需求方融资,出资方面临的违约风险较大。文中的信息平台由于有多个参与主体对资金进行监管,融资方违约概率较低,而且基于本模式中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银企之间良好合作也有效地降低了融资利率。
三、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融资模式的特点
1. 四大主体围绕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交互。利用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使信息机制的作用得到全面有效发挥。互联网络具有跨地域、交互性、开放性、及时性等特点,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心信息平台部分,分为政府信息模块、中小企业信息模块、金融机构信息模块、民间群体信息模块、投资模块,以及各主体彼此之间业务往来信息模块。各个主体成立相应信息部门,对信息进行持续发布、关注,并对信息做出分析研究,为各主体做出决策提供依据,实现信息的有效反馈。信息网络平台有助于各主体间的信息对称,实现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有效避免了融资所面临的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同时,通过信息中心网络平台,也有效地降低了各主体对信息的搜集成本。
2. 中小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得融资正规化、高效化。利用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使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实现优胜劣汰,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融资不足。中小企业集群财务公司是中小企业集群的制度性组织机构,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由于集群区域性、行业相关性、产业链分工合作性等特点,财务公司对群内各个企业的规模、运作、信誉等方面的信息较为了解,可以向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发布集群内各中小企业全方位的信息,其他主体也可以将所了解的企业相关信息向信息网络平台发布,集群财务公司综合各方面信息对集群内中小企业做出评价,并做出相应决策。集群财务公司信用度高、声誉好,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不仅来自金融机构,也包括民间投资。集群财务公司再根据对群内各企业掌握的信息进行资金再分配,并将有关信息持续发布,包括企业申请、审核、借贷额度、还款记录、奖惩信息等等。
3. 使得政府职能得以有效发挥。利用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和有效配置。运用模式的第二模块,各个主体在第一模块信息的基础上,彼此之间做出决策。政府根据信息网络平台的信息,可以持续监督并了解当地企业状况和金融机构状况,进而制定区域性政策和法律规章约束,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扶持,对有良好合作关系的银企进行政策支持,也可以了解当地居民的投资动态和生活水平,然后出台相应的民生政策等等。
4. 促进了其他模式的改善和利用。本文提出的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融资模式,也可以是一个融资框架,可以将以往银企之间所形成的融资模式融入这个框架中,进行有效组合,提高融资效率。由于中心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模式优越的信息机制,不仅有效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交易成本,并且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可得性,降低了融资“门槛”。金融机构总效益的提高,为下一次的融资提供了基础。
5. 有利于中小企业对民间资金的有效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储蓄不断增加,居民投资意识、风险承受能力不断增强,民间资本也成为一个较充裕的资金来源。民间投资的一个特征在于其来源广,风险比较分散,但是投资渠道少,居民对于企业的信息一般很难全面接触,大部分都是地域关系所得到的少部分信息。利用中心信息平台融资模式,居民可以了解行业动态、企业发展、政府政策、金融机构的投资动态等信息,便于居民投资,并且将居民投资信息也纳入政府监管之下。
四、结论
本文基于互联网的特点,将其融入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中,设计出中小企业集群“4A+1C”融资新模式,将融资所涉及的主体全部纳入在内,围绕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形成一个全方位融资网络,使得信息透明化,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融资成本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本文所提出的模式不仅使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也实现了银企之间和企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政府、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民间群体的多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陈晓红,杨怀东.中小企业集群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高连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与交易优势[J].改革,2008(3).
王峰娟,安国俊.集群融资——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下融资困境的新思路[J].中国金融,2009(21).
张文君.集群融资:破解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兼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融资问题[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
高连和.国内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体制改革,2013,(1).
高连和,孙伯良,朱晨纯.中小企业集群组团融资模式设计[J].现代经济探讨,2012(5).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复杂系统视阈下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20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