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2010年 第 27 期
总第 559 期
财会月刊(下)
理论
我国高科技企业风险融资的制度安排和路径依赖

作  者
曾 浩 袁天荣(博士生导师)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武汉 430073

摘  要

  【摘要】 本文对我国高科技企业风险融资的制度安排和路径依赖进行了分析,指出高科技企业风险融资制度设计失当和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了风险资本市场的低效率,只有走出路径依赖困境,进行风险资本融资制度创新,才能提高风险资本效率,推动高科技企业发展。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风险融资   制度安排   路径依赖   风险资本市场

  一、我国高科技企业风险融资的制度安排
  1. 制度安排的思维逻辑。在高科技企业的风险融资领域,制度安排的思维逻辑是依靠国家财政的力量设立提供风险资金的实体公司。姑且不论国有资本是否应该介入这样一个高风险的领域,国有资本本身在倡导创新的风险资本市场并不具备效率优势,这会直接影响到高科技企业的“孵化”效果。我们需要发挥民间储量巨大的逐利资本的功能,积极建立风险资本的融通机制,形成风险资本市场。而我国在高科技企业风险融资的制度安排上明显忽视了市场本身的作用,陷入了“国营”思想的逻辑误区。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其主要发起股东为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科技部,持股40%)、财政部(持股23%)等;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融资平台的文件多次提到“有关部门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可见,我国在发展高科技企业风险资本市场时,习惯性地沿用了“国家经营”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