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 08 期
总第 412 期
财会月刊(综合)
财税与金融
我国银行贷款现状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作  者
冯祈善(教授) 胡栗源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金融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理论有价值函数、过度交易和交易不足、羊群效应等。本文利用行为金融学解释了我国银行贷款存在的集中现象和“惜贷”行为。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银行   贷款集中   惜贷

    大多数学者将1951年美国的O.K.Burell教授发表的《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视为行为金融学产生的标志,因为该文首次提出了用实验来讨论理论的必要性,将行为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解释金融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行为金融学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理论研究主要以Thaler、Shefrin、Fisher和Shiller为代表。这些研究涉及心理会计(Thaler,1987、1999)、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APM)(Shefrin和Statman,1994)、行为资产组合理论(Shefrin和Statman,1999)、噪声交易研究(Fisher Black,1985)、过度反应研究(Werner F.M.De Bondt和 Richard Thaler,1985)等。Shiller(2000)的《非理性繁荣》一书展示了行为金融学在实践中的价值。我国学者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