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 07 期
总第 445 期
财会月刊(综合)
教学之研究
投资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探讨

作  者
柳延峥 胡 胜 欧阳小明 蔡灵芝

作者单位
九江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摘  要

  【摘要】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开设投资学类的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高校普遍尚未开设投资管理学课程。本文从西方投资学的发展史出发,阐述设置投资管理学课程的必要性,探讨投资管理学课程所涉及的内容。
  【关键词】投资管理学   课程建设

    一、西方投资学的发展
  西方投资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投机阶段、职业化阶段和科学化阶段。20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为投机阶段。在此阶段参与市场所需的技巧最好是靠观察和亲身体验获得,读书并非有效的办法。因此,那时并没有对投资管理进行系统论述的教科书。以1993年美国颁布的《证券法》和1934年颁布的《证券交易法》为标志,投资管理进入了职业化阶段。不过,目前还很难确定投资管理科学化阶段发端于何时。通常,人们习惯以1952年3月Harry Markowitz在《金融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资产组合选择》的论文为标志。Markowitz在该文中论述了寻找有效资产组合边界(即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收益最大的资产组合的集合或在给定收益水平下风险最小的资产组合的集合)的思想和方法,奠定了投资理论发展的基石。也是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金融经济学家开始研究Markowitz的模型是如何影响证券估值的,这一研究导致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产生。这些大投资理论在众多学者的讨论中逐渐完善、深化,成为投资理论的主流。这些理论不仅以各种方式应用到实际投资管理中去,还进入投资学教科书,并使教科书发生了结构和内容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