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2007年 第 12 期
总第 459 期
财会月刊(理论)
理论
分离均衡定理及其在我国可转债市场的运用

作  者
朱爱萍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厦门 361009

摘  要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及可转债发行的信号作用,重点阐述了Stein(1992)的分离均衡定理及其成立的前提条件和激励条件,并对分离均衡定理在我国可转债市场能否成立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分离均衡定理   可转换债券   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

      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资本结构的选择及可转债发行的信号作用
  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资本结构选择的信号作用。Modig-liani和Miller(1958)在完美资本市场和完全信息的假设下建立了资本结构无关论的模型,尽管模型假设与现实相背离,但他们的模型仍然奠定了资本结构研究的基石。Myers和Majluf(1984)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企业管理者(代理人)和投资者(委托人)之间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对于企业真实的价值和未来的盈利状况,管理者拥有比投资者更多的信息,所以为了维护老股东的权益,避免发行股票带来的股东财富的转移,管理者只有在股价被高估时才会发行股票,而投资者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将发行股票视为股价高估的信号。股票的发行通常伴随着股价的下跌。因为投资者无法判断企业的类型,好企业的管理者为了防止差企业模仿自己的融资行为,避免不利选择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损失,往往会放弃一些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而不发行股票,造成投资不足。Myers和Majluf(1984)的优序融资理论使得资本结构中融资工具的选择成为反映企业类型的一种信号。在Myers和Majluf(1984)之前,Heinkel(1982)研究也得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资本结构或融资行为本身可以被看成是反映企业类型的信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