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财会月刊(18期)
财经论坛
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新模式探析

作  者
王 伟

作者单位
安阳工学院团委,河南安阳455000

摘  要

     【摘要】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因受限于自我经济基础与国家整体产业水平,导致来自于外资的项目投资胜于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进而陷入“产业转移陷阱”。结合产业链空间演化特征,单一产业链纵向延伸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创新产业链而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其主要表现为产业链的横向扩展。因此,西部地区未来应更多地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现不同产业链区段的“接通”,即线性链接状态下的区域产业横向拓展;积极培育产业网络,通过对产业氛围的专门营造,实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梯度陷阱;产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7)18-0124-5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了其交通发展,加上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速和整体水平方面一直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导致全国整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二元结构”特征,产业发展的区域失衡更是成为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实现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有效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优势的培养是最为快捷和有力的助推因素,且客观存在于东中西部间的产业梯度也为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但基于政策优惠而实现的招商引资并未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完善和竞争力的提升。来自于产业转移的经济刺激效应更多地表现为西部地区企业数量的增加,而非产业的有效聚集和区域特色优势的培育,更确切地说,在这一产业的转移过程中已经表现出显著的“产业转移陷阱”。如何实现对企业间的有效关联而逐渐形成同一属性企业的集合,进而实现产业化和区域特色优势的培育就成为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拟在深入分析当前西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的基础上,基于产业链动态演化特征构建区域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以期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
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自国家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引导与扶持后,不可否认该区域的经济增速的确实现了大幅的提升,在引进和使用外资方面尤为凸出。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由2002年的20.1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15.7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21%,2012年略有下降,但自2013年起又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1 ~ 4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34.3亿元人民币(折36.6亿美元),同比增长36.2%。即使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年,西部地区外资仍保持7.41%的增速,而同期中东部地区的外资增速呈下滑趋势。这表明在政策刺激效用下产业转移的优势已经凸显,加之东部地区产业调整政策的推行更是加快了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
如果说使用外资的情况所反映的是西部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展状况,仅从绝对数量上还无法对产业结构体系做出评价,那么对于西部地区近年来三大产业分布特征的分析则可以直接反映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状况。从数据资料来看,自1998年以来,西部地区在引进外资方面已由第二产业逐渐转向第三产业。具体到行业分布,外商在西部地区投资的重点领域主要为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以2011年为例,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的比例分别为40.5%和27.08%。
由此可见,政策的刺激以及区域间客观存在的产业梯度的确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速的提升,但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言,来自于产业转移的优势应更多地体现为区域自身产业竞争优势的强化与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中,以及相应的创造力的提升、区域优势的实现等。但从目前的产业转移现状来看,外资流入的主要动机仍在于对西部廉价且充足的生产资源的使用,即以西部区域资源的最大化使用为产业转移的首要目标,这直接导致了西部地区发展思维的局限性和产业承接思路的低端特征。也就是说,区域政府主要是秉持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掠夺式、低层次的产业承接思路来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这一发展思路所带来的经济助推效用是有限的,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还会导致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产业转移的方式主要有承接边际产业转移方式、承接工序性项目外包方式以及低端产业集群式承接方式三种类型。西部地区在生态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导致外资在寻求转移时更乐于采取低端产业集群式承接方式。这种建立于资源基础上的产业建设,使得西部地区所承接的产业多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高能耗的初级产业,这类产业自身发展前景极为有限。对于承接地而言,一旦丧失资源优势,产业集群就会迅速转移,这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无正向促进作用。
二、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中的梯度陷阱
梯度转移理论始终坚持决定于地区经济部门的产业结构差异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使产业转移成为可能,并且来自于发达地区的带动效应将通过要素流动而实现。但我国西部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只见企业,不见产业”的现状否定了理论的逻辑结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涉及对“产业转移陷阱”的分析,应结合区域实际状况对阻碍梯度转移实现的因素进行深度剖析。
1. 地区间劳动力成本的有限差距阻碍产业梯度转移。从实质来看,产业区域转移就是对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即实现资源产出效益的最大化,这就导致其为了寻求最低的资源成本投入而不断寻找最廉价的生产要素。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这种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与劳动力。在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单一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假设前提下,非一体化的经济空间内的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资本由于逐利本性自然会更多地流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区域,即实现产业的区域转移。这清晰地揭示了产业转移实现的两个必备条件:资本的充分流动和劳动力的有限流动。现实经济社会中,资本的流动性是不充分的,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资本要素的相对缺乏和劳动力要素的相对充裕,导致劳动力更容易迁就资本的单向流动,即流向资本更为集中的区域以实现对区域资本回报率的提升。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本丧失了向劳动力过剩地区流动的驱动因素,表现出显著的区域粘性。劳动力的完全自由流动和资本的区域粘性必然导致落后区域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流动,自然无法实现发达区域与落后地区间的产业转移。
2. 产业集群化水平的区域差异阻碍产业梯度转移。劳动力优势不容置疑是推动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具备低成本的劳动力就一定能实现产业的区域转移。对于企业家而言,他们在考虑成本的同时,也关注生产要素的单位产出率。此处所强调的生产要素单位产出率的高低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相互作用,是产业组织、交易成本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集群对于关联产业的有效组合,使其不仅能保证集群内企业优质廉价的生产要素充分供应,还能凭借其独有的专业化市场、分工协作网络、融资渠道等外部效应汇集集群内的所有企业,这也导致了现代企业在进行区域选择时更偏好于产业集群的地区。
从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集群状况来看,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9∶12∶9,即东部地区产业集群水平最高,而西部地区最低,这就必然导致企业多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以获取更高的资本收益率,而西部地区即使出台一系列政策优惠措施,也难以吸引企业放弃原有产业集群所带来的优势。这一产业集群粘性的存在导致了西部产业转移的低效性。
3. 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产业梯度转移。我国地域广阔,各省范围内的区域也并非均保持一致的经济发展水平,加之地方政府对区域内经济增速的单一追求,使得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更为困难。具体而言,虽然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速较快,地区经济发展也较为显著,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仍是以高投入为基础,在区域产业结构上也多表现为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这就导致东部地区政府为确保本区域GDP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先进制造业和高新产业不能成为支柱产业的情况下,其是不愿意本区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即使转移也优先考虑转移至本区域内的次梯度地区。在部分发达省份,为了实现必要的税收和就业目标,地方政府甚至出台与区域经济水平不相适应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传统产业留在区域内。这必然加剧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实的难度。
4. 有限的创新主导产业发展规模阻碍产业梯度转移。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区域间存在足够的产业发展差距,即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势是显著存在的,这样来自于创新主导产业的技术溢出才能实现对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和生产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低端产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也意味着创新主导产业能否首先在发达地区建立并形成一定规模将直接影响产业转移的力度与速度。从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发展来看,虽然一直致力于创新主导产业发展并力图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但创新成果并不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也十分有限。以经济水平居于第一梯度的广东省与江苏省为例,截至2012年,广东省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7.8%与35.3%,尚未确立在产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这就必然导致这些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要依赖传统产业。也就是说,来自于创新活动的助推效力尚未积聚成推动传统产业转移的内部力量,使得产业梯度转移缺乏内在动力,要实现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自然更为困难。
三、基于产业链演化的“线连结”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迂回生产理论强调对生产资料产生过程的分离,其实质在于证明源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中间品实现了对生产工艺的分割,也正是由于这种生产技艺属性的可分割性才最终导致不同企业的分工合作水平形成了产业链。不可否认技艺属性的细分为劳动分工的深化提供了必要基础,但与此同时,因延长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而产生的额外交易费用也不容忽视。对于企业而言,为实现自我价值增值的最大化,其会充分比较不同产业链中的交易费用,进而选择不同的交易机制,而这种动态选择行为也最终引致了产业链的空间动态演化。
在对产业链的空间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前应首先对产业链的变化方向进行必要的说明。从产业链的基本属性来看,其具有所有权属性与空间属性两种性质。其中,所有权属性所强调的是产品生产环节的企业归属,而空间属性所强调的则是生产位置的地理分布。必须说明的是,此处的地理位置分布既包含同一产业链内部不同企业的分布范围,也包含相关产品产业链的位置分布。延续对空间属性的解析思路就不难发现,这必然同时导致产业链空间演化的内部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以及纯粹的产业链空间范围扩展。
具体而言,产业链内部的纵向延伸,指的就是在空间范围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产业链向上游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的延展,而产业链的横向拓展的前提也是空间范围不变,但所强调的是相关产业间在产业融合的作用下不断形成新的产业链,即产业链数量的增加。这两种行为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产业链节点上企业数量的增加、不同产业链之间关系网的复杂化。对于纯粹的产业链空间范围扩展而言,其所带来的是生产范围的扩大、交易市场的扩大和产业市场竞争优势的加强。基于此,空间动态演化所强调的就是上述产业链内涵演化与空间范围扩展的有机统一,在产业链内外部的综合变化作用下将最终实现对区域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空间布局的改变。这也表明产业链内涵丰富度和空间范围将直接对区域产业发展产生影响,且两者正相关。对这一产业链环节扩展过程的量化分析涉及对产业链各环节的量化分析和评价。
考虑到在产业链扩展过程中对可能涉及的领域与具体节点数量不能完全知晓,人们只可能掌握部分有用的信息,即由现有的产业链信息所形成的是一种灰色系统,可借助于灰色系统的相关理论对拟构建的产业链环节进行分析。假设产业链存在G个环节、g种类型,即聚类对象个数为G、聚类灰数为g,评价指标有F个,则可知第A个聚类对象第a个相关因素,即聚类指标的白化值(评价指标值)为dAa,其中A∈{1,2,…,G},a∈{1,2,…,F}。考虑到各评价指标量纲的差异有必要先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对白化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一个G×g的矩阵,至于具体标准的选择可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灰类白化函数。设nia(0≤nia≤1)为第A个聚类指标属于第i(i∈{1,2,…,g})个灰类的白化函数,通常有三种形式:

 

 

 

 

   

 


其中,ηia为设定的灰类评价标准的边界值。通过所构建的函数可将拟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值进行转化,转为相应的白化函数,对应每一个聚类对象得到一个P×M的矩阵,最终可得到G个评价对象的白化函数值矩阵。每一灰类的权重如下:
[μia=ηiaa=1mηia]
其中,i∈{1,2,…,g},a∈{1,2,…,F}。为进一步判断具体产业链环节归属于各灰类的几率,进一步引入灰类系数:
[κia=a=1mnia(dAa)μia],A∈{1,2,…,G},a∈{1,2,…,F},i∈{1,2,…,g}
其中,κia为灰色聚类系数,代表第A个聚类对象隶属于第 i 灰类的程度,构成聚类系数向量κia={κ1a,κ2a,…,κga}。在此基础上分别求出G个聚类对象的灰色聚类系数,最终构成 G×g的矩阵,该矩阵中每一行的聚类系数所代表的即为某一具体产业链环节属于该灰类的几率的大小。遵循聚类系数最大化归类原则,取κ∗a=MAX{κ1a,κ2a,…,κga},即可判断出某具体产业链环节或节点属于哪个灰类。若存在多个评价对象属于一个灰类,可同样根据综合聚类系数的大小确定同属一个灰类的各对象的优劣排序位次,最终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可见,产业链环节扩展过程中,虽无法明确可能涉及或涵盖的具体产业领域和具体节点,但可借助灰色聚类分析在对产业链环节进行基本划分的基础上,相对客观地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定量角度实现对产业链扩展过程的深度揭示。
对于产业链属性与空间演变过程的分析也表明,不同的区域资源禀赋将形成不同的产业链,或同一产业链的区域分割。对于区域产业发展而言,最终要实现的就是在摆脱资源束缚的基础上,持续推动自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不同区域中,不仅自然资源禀赋各异,经济基础、技术条件也彼此不同。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凭借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容易实现对产业链高端位置的占据,而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限于有限的经济基础和人才技术,在参与生产时只能更多地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即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那么,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实现区域产业发展也就是实现对产业链高端位置的占据,这就意味着其必须同发达地区产业一样。在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的基础上,通过对产业链的空间范围扩展实现区域间的产业链整合,以及通过跨区域合作实现产业链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延伸。可以将这一跨区域的产业链融合形象地表述为基于节点企业基础上的不同产业链区段的“接通”,即线性链接状态下的区域产业横向拓展。
结合西部地区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来看,建立区域间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间的线性链接,其实质就是不同产业链中节点企业融合沟通后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进而实现对大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完善。事实上,这一产业链融合模式更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前面在对单一产业链演变过程的分析中已经明确指出,在不产生新的产业链的前提下,单一产业链的发展只会出现纵向延伸这一唯一的路径,而纵向延伸的直接结果就是节点企业的持续增加。由于这些企业均属于同一行业,其数量的不断增加必然带来竞争的持续加剧,最终引致企业间合作收益的持续减少。一旦没有了充分的利益驱动,企业间的合作交流也将减少,即潜在企业进入产业链的意愿降低,该产业链纵向延伸速度趋缓。此时,为获取更大的收益,企业可能会突破行业限制,尝试进入不同的行业或进行跨行业合作,将原本没有交集的产业链“连”在一起,带来的结果将是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参与主体共生利益的增长。
四、贵州省产业链链接模式的SWTO分析
现以贵州省为例,专门对产业链链接模式进行说明。鉴于相关统计数据的缺乏,无法对产业链扩展过程进行量化,仅对可选择的产业链链接模式进行分析。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有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不仅拥有各类古遗址、古建筑等,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土司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尤其丰富,还完整保留了“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赤水胜地等红色文化资源。这使该省成为著名的旅游集散地与旅游目的地。经过多年的发展,贵州省基本形成了集旅游产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为一体的完整的旅游产业链。目前该产业链的纵向延伸空间已极为有限,为了实现对该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应进一步突破单一行业属性实现向其他行业的延伸,即实现旅游产业链上节点企业与其他产业链上不同行业属性的节点企业间的接。
结合贵州省人文地理环境来看,其拥有众多少数民族,而各少数民族又都有着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文化、民俗产品的推广不仅可以凸显贵州省旅游的独有特色,还能促进以民俗、民族产品生产为主的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即实现旅游产业链的“游”和手工制造业的“做”这两个关键节点相连,最终形成以民族产品开发为基础的,以展示贵州省民族特色为目的的专门的民族、民俗走廊,并将其融入专门的旅游线路,成为吸引游客的人文景点。对于省域之间的合作也与此类似,各自优势资源间的有效融合,将带来不同产业间的关联,实现产业链区域内的横向拓展。
为更直观展现这一产业链扩展过程中节点的合理选择,进一步构建贵州省产业链模式的SWOT矩阵,详见下表。
五、结语
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限于自我经济基础与国家整体产业水平,导致来自于外资的项目投资胜于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进而陷入“产业转移陷阱”。应更多地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综合考虑产业链演变特征的基础上,积极建设产业网络,通过对产业网络的建设培育,实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节点企业作为培育主体显得格外重要,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和环境特色,可从发达地区引进西部节点企业,进而最终实现对区域产业基础的改善。需要强调的是,在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来自于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对于综合性企业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必须积极发挥市场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适宜产业链整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财政、税收、金融服务体系,为其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提供相应的经济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理论述评及启示[J].统计与决策,2010(6).
李娅,伏润明.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J].世界经济,2010(8).
胡宇辰.产业集群对梯度转移理论的挑战[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
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2006(3).
刘思峰,郭天榜,党耀国.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唐浩,蒋永穆.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链动态演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