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财会月刊(5期)
改革探索
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助效应——基于陕西省的调查数据

作  者
任海云1,2(副教授)

作者单位
1.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710068;2.西安交通大学经金学院,西安710061

摘  要

     【摘要】基于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基金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基金的直接效应明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起到了激励作用,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并没起到杠杆撬动作用,即间接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直接效应;间接效应;资助效应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7)05-0022-5一、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决策机制灵活,能够快速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独特的创新活力,在推动技术进步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固有的风险性和价值不确定性对其进入逐利性资本市场形成了障碍,这一“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介入,而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各国通行的做法。
国务院于1999年5月批准建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技术创新基金”),是我国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体系中的核心政策工具,并被纳入2007年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这体现了技术创新基金政策的权威性和持续性。我国政府建立技术创新基金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二是吸引和带动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机制。技术创新基金历经17年的运行,现实中是否按照此预期目标运行,需要更多实证数据的支撑和深入的分析验证。
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技术创新基金大力扶持西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进行了较大倾斜。陕西省作为西部大省,1999 ~ 2014年期间,共获得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200余项,获得资金支持15.1亿多元,从项目数量和资金总量上连续多年在全国排名前十位。本研究以获得技术创新基金资助的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从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人才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资金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考察技术创新基金的资助效应。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以往研究主要是验证政府资助(或技术创新基金)对企业创新投入产出的作用,即验证政府资助的直接效应。本研究除了对技术创新基金的直接效应进行检验,还通过考察技术创新基金对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验证技术创新基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即间接效应。第二,以往研究大都是利用行业或产业层面的统计数据,然而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个体行为,产业层面的数据可能存在平滑效应,掩盖了企业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影响了结论的可信度。本研究直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企业微观数据,从企业微观层面验证技术创新基金的资助效应。
二、文献回顾
对政府科技投入的作用及绩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一般认为,政府直接资助对企业研发(R&D)投入有促进作用(互补关系),但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政府资助会抑制企业R&D投入(替代关系)。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政府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上,后来学者们渐渐针对政府R&D补贴是否合适存在争议,开始探讨政府R&D补贴是否会“挤出”企业R&D。David等(2000)收集了20世纪60 ~ 90年代35年间33篇关于政府资助与企业R&D投资关系的文献,其中14篇以产业和国家层面的数据为对象的研究中,有2篇实证结果显示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资具有挤出效应;19篇以企业层面数据为对象的研究中,有9篇证实了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可能源于数据获取的难度,国内相关研究多是基于产业层面的统计数据,少数采用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中,Hu(2001)、程华和赵祥(2008)、解维敏等(2009)证实了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具有促进作用,而逯东等(2012)的研究结论支持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具有挤出作用。
伴随着技术创新基金的启动和运行,学者们开始对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最早的主要针对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本身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探讨。罗宜美和王永(2007)运用模糊数的Ching-Hsu Chen变异系数排序法和模糊Delphi法,建立了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从优选择的多人多准则模糊评价分析模型;岳宝宏等(2008)对技术创新基金项目验收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近几年,技术创新基金的实施效果受到关注。李立(2011)对技术创新基金在广西实施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沈强和余全民(2012)对广东省技术创新基金实施成效进行了探讨;陈聪和李纪珍(2013)对中关村地区技术创新基金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还有学者对技术创新基金的运行效率进行了研究。梅建明和王琴(2012)、顾丽琴和梅烨丹(2013)采用DEA方法对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投入产出进行了验证;张卫星等(2012)对技术创新基金的价值做了深入分析。
但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和进一步深化的空间:①政府R&D资助效应的现有研究大都采用行业或宏观层面的统计数据,直接利用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国内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大中型企业的,很少有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效应的实证研究。②政府资助效应的研究重心大多放在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及其创新效率影响的作用上,很少有研究实证检验政府资助对企业融资的杠杆撬动作用。
三、政府提供技术创新基金的理论依据及相关假设的提出
(一)技术创新基金可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由于技术创新存在外溢性,技术创新投入的社会收益往往大于私人收益,企业不能占有技术创新投资带来的全部收益,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Ughetto E.,2008)。而技术创新基金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资金流入,可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成本和风险,缩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解决技术创新投资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二)技术创新基金可以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融资约束问题
融资约束就是企业不能用合理的成本筹集到足够的资金(通常指外部资金)来满足投资和发展的需要。大量文献表明,融资约束的主要根源是企业和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行为,而这种信息不对称在技术创新融资中表现的尤为严重,因为技术创新活动中主要会涉及一些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这些信息很难去验证,而且技术创新项目往往都具有战略特性,管理层一般不会轻易披露技术创新项目的详细信息,以免泄露给竞争对手(Czarnitzki D.等,2011)。因此,相对其他实物投资,技术创新项目外部融资更困难,存在着严重的融资约束(Takalo T.等,2010)。
此外,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可用于抵押的实物资产较少,相较于规模大的企业,更难获得银行及其他来源的资金,融资约束更严重。获得技术创新基金不仅可以补充企业所需资金,而且可以给资金提供者传递关于技术创新项目质量的信号,得到政府资助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得到了国家信用,能起到认证作用,具有一定的质量甄别与信号传递作用,弥补了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差距,降低了债权人的风险厌恶程度和对借款用途的限制,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其他渠道的外部资金,从而促进其技术创新。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技术创新基金对企业起到两种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如图1所示)。直接效应就是技术创新基金可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激励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及企业绩效;间接效应就是技术创新可以起到信号传递作用,改善企业信用状况,起到杠杆撬动作用,降低企业外部融资约束,改善企业融资结构。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技术创新基金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财务绩效。
假设2:技术创新基金能改变企业外部融资结构,提高债务融资和风险投资比例。

 

 

 

四、技术创新基金资助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问卷设计
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笔者以简洁易懂、表达清晰、最少的题量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为原则,系统地列出了可能的选项因素,尽量使所设计的问题都能够清晰表达,避免含糊不清而引起的歧义问题,同时也去除了那些可能产生权威效应和从众效应的问题。问卷内容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企业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融资需求;第三部分是技术创新基金利用现状;第四部分是技术创新基金资助效应。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包括初始问卷和正式问卷。首先在较小的范围内用初始问卷进行一次具有试验性质的小样本调查,小样本调查主要采用纸质版问卷,实地发放。对小样本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结构分析和效度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各项调查指标进行修正,并邀请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政策制定部门的相关人员对问卷的内容、指标进行评价和修改,最后形成正式问卷。正式问卷采用纸质问卷,由西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助发放,在问卷的发放过程中,调研人员全程参与,随时解答问卷填写人员对问卷内容理解上的疑问,充分保证问卷的信度。总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问卷353份,其中有效问卷283份,问卷回收率88.25%,问卷有效率80.17%。
(三)问卷信息统计结果
1. 样本企业基本特征。
(1)样本企业行业特征。样本企业行业分布见表1,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30.75%)、光电一体化(21.21%)、现代农业(8.84%)、新材料(8.48%)、生物医药(6.71%)等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013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技术领域分布依次为光电一体化(30.44%)、电子信息(18.14%)、新材料(16.20%)、现代农业(10.48%)、生物医药(9.56%),因此陕西省创新基金项目的支持领域和全国基本一致,80%以上的项目集中在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现代农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

 

 

 

 

 

 


(2)样本企业规模特征。本研究采用企业总资产和员工总数衡量企业规模,样本企业规模分布状况见图2和图3。图2显示,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样本总体的43%,资产规模在4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占样本总体的14%。图3显示,员工总数50人以下的企业占样本总体的53%,员工总数300人以上的企业只占样本总体的2%。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013年度报告中的数据计算可知,资产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23.91%,相比而言,陕西省获得资助的企业平均规模较小。

 

 

 

 

 

 

 

 

 

 

2. 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特征。本研究用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研发人员/员工总数)和研发资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销售收入)衡量研发投入强度,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布见图4、图5。图4显示,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在20%以上的企业占到89%,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在40%以上的企业占到24%,研发人员投入强度总体来说比较高。国际上一个经验性的研究结论是:R&D强度小于1%,企业难以生存;达到2%,可以勉强维持;5%以上才有竞争力。图5显示,样本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在5%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达到67%,说明多数企业具有竞争力。

 

 

 

 

 

 

 

 

 


3. 技术创新基金资助效应。此部分问卷主要采用Likert 5分量表的方式,受调查的企业对于各要素按重要程度进行评分,从低到高分为五档。
(1)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调查结果见图6,获得技术创新基金资助后,81.27%的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率上升,其中24.03%的企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2)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员结构的影响。调查结果见图7,获得技术创新基金后,86.57%的企业研发人员比例上升,其中19.43%的企业研发人员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59.01%的企业硕士学历员工比例上升,84.09%的企业本科学历员工比例上升,其中22.61%的企业本科学历员工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3)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调查结果见图8,获得技术创新基金后,75.61%的企业专利数增加,76.67%的企业专有技术数量增加,55.48%的企业软件产品著作权数量增加。
(4)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的影响。从图9可以看出,获得技术创新基金后,绝大多数企业的外部借款及风险投资都没有改变,可见,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杠杆撬动作用不明显。(5)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如图10所示,86.57%的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上升,其中27.21%的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78.09%的企业资产利润率上升,其中12.01%的企业资产利润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五、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获得技术创新基金资助的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验证了技术创新基金的资助效应,得到以下结论:
1. 技术创新基金的直接效应明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应有的激励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获得技术创新基金后,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都有所提高,企业的专利拥有量、新产品种类等创新产出指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和资产利润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充分说明技术创新基金的直接效应明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起到了应有的激励作用。
2. 技术创新基金的间接效应不明显。调研结果显示,获得政府资助后,绝大多数企业的风险投资、外部借款资金没有改变,技术创新基金对企业获取其他渠道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并不明显。
可见,技术创新基金的第一个目标实现得比较好,即技术创新基金在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方面的作用明显,而创新基金的第二个目标,即辐射带动其他来源资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的目标没有很好地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David P. A., Hall B. H., Toole A. A..Is Public R&D a Complement or Substitute for Private R&D? A Review of Econometric Evidence[J].Research Policy,2000(4).
Hu Albert G..Ownership, Government R&D,Private R&D,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Industry [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1).
程华,赵祥.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R&D产出的影响——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3).
解维敏,唐清泉,陆姗姗.政府R&D资助、企业R&D支出与自主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9(6).
逯东,林高,杨丹.政府补助、研发支出与市场价值——来自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证据[J].投资研究,2012(9).
罗宜美, 王永.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评价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