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财会月刊(22期)
学术交流
论会计学理论范畴、应用范畴及影响范畴

作  者
张先治(博士生导师)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大连116025

摘  要

      【摘要】会计学范畴可划分为理论范畴、应用范畴和影响范畴。从这三个方面分别界定和明确不同会计学范畴的内涵与边界,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会计准则体系与管理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还有利于拓展会计视野、提升会计学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会计学;理论范畴;应用范畴;影响范畴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6)22-0003-4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那么,会计的范畴到底有多大?会计的边界在哪里?本文从会计学理论范畴出发,明确会计学应用范畴,拓展会计学影响范畴。
一、会计学理论范畴的界定
会计学理论范畴是指由各种会计理论按照一定的逻辑相互联系形成的内容完整、体系完善的理论框架。在会计学理论范畴的界定上,会计学界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但都认为会计学理论范畴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方面的内容。所以,可将会计学理论范畴划分为会计学基础理论和会计学应用理论。此外,现代会计存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据此也可以将会计学理论范畴划分为财务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理论。
(一)会计学基础理论
会计学基础理论是会计学科中最核心、最高层次的理论问题,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它包括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假设、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信息质量特征等具体理论问题。在会计学基础理论研究框架中,会计目标决定着会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学科范畴,因此明确会计目标是解决其他会计学基础理论问题的关键。但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对于会计目标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如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等。
会计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所以会计目标应该是提供会计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是会计所追求的目标呢?决策有用观所提出的“决策有用信息”显然属于会计的目标,但这是否为会计唯一的目标?将决策有用信息作为会计基本目标能否涵盖会计目标的全部内涵?会计基本目标是提供“信息”,会计目标要求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信息”,然而,什么是有用的信息?或者说会计信息用到何处才算有用?会计信息仅仅是用于决策才有用吗?
从会计学的内涵、本质和范畴来看,会计的基本目标应该定位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而不仅仅是决策有用性。根据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仍然是相关性与可靠性,但在此目标下,相关性概念还应包括与经济学中资源配置、使用决策的相关性,以及与管理学中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相关性。因此,会计的基本目标至少可表述为:提供经济决策有用性与管理控制有用性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学应用理论
会计学应用理论源于会计学基础理论,它是利用会计学基础理论指导会计实践发展的理论范畴,包括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核算与监督、会计程序与方法、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以及会计行为主体等理论。随着会计学学科定位的拓展以及会计学基础理论范畴研究的深入,会计学应用理论也得到了创新。例如,宏观会计理论、环境会计理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等,从不同角度对会计学应用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总之,会计学基础理论和会计学应用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会计学理论范畴。以会计目标作为其逻辑起点,以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信息质量特征等作为其研究对象,通过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核算与监督、会计程序与方法以及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反映宏观与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资金运动,推动会计更好地为企业经营、资本市场的稳定乃至宏观经济的发展服务。
(三)财务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理论
财务会计理论是基于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相关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管理会计理论是基于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相关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财务会计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虽然都以会计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但由于报告目的和披露方式等不同,财务会计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在会计具体目标、假设、方法、报告框架和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正因为如此,会计学理论范畴可分为基于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理论和(二)会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会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资本市场既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也是国家宏观政策(如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之间的中介。而资本市场中的主要信息是由会计提供,会计是资本市场中的主要商业语言,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中相关主体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到资本市场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以公允价值的应用为例,黄世忠(2009)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顺周期效应,这种顺周期效应主要通过资本市场监管、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以及投资者的心理反应三个途径产生作用,在金融环境动荡的情况下,这种顺周期效应会放大金融市场的波动。此外,会计还会影响到企业战略、企业价值理念、企业行为,从而影响到资本市场,进而作用于宏观经济的发展。
除了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宏观经济,会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存在其他路径。早在1912年,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曾指出:“经济发展是由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构成,实施这些创新活动的组织是企业,担负起创新活动职能的人是企业家。”在熊彼特眼中,经济发展无关资本市场,却与企业创新密切相关。将此观点与会计影响企业行为的结论结合起来可知,会计对技术研发、产品创新、高新技术人才引进等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必然也会延伸至宏观经济的发展。其他国内外学者对此也有过论述。朱元午(2001)认为我国会计变迁的最终目标是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服务。Suzuki(2007)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会计制度在日本经济复苏中起到的作用,研究表明,由于会计制度统一了会计工作的数据口径,因此会计工作生成的数据经过归类汇总后能够直接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这为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提供了信息支撑。杨丹等(2009)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会计变革是一个相互推动的过程,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会计改革,而会计的每一次变革也是为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服务。盖地、杜静然(2010)则论证了会计准则变迁内嵌于经济社会的演进之中,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组织过程。
(三)会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发展是社会要素向前运动的过程,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科技进步、体制创新、生态保护等,其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上文论证了会计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会计也必然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论述过会计的重要作用。《孟子·万章篇》记载:“孔子尝为委吏,曰:会计当而已矣。”美国著名的史专家詹姆斯·W.汤普逊对欧洲中世纪晚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研究。他认为,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带来的经济革命是欧洲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而引发这场经济革命的是“信用”、“合伙”、“公司”等组织形式和交易手段的出现。这些新兴事物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在这些新兴事物产生的过程中,“簿记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两权分离的背景下,“簿记制度”为厘清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财产关系、评价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了保证(杨雄胜,2002)。纵观世界会计发展史,会计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与上升。
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会计对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生态保护、科技进步、文化发展等也都会产生影响。比如,环境会计概念让企业更加重视自身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推动企业的经营理念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效统一转变。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国际会计准则的使用势必会对各国的语言、逻辑、文化、思维方式甚至是政治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Suzuki,2007)。新会计准则对于研发支出部分资本化的规定,也是为了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推动行业乃至社会的科技进步,这些都是会计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郭道扬在《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中写道:“回首20世纪,会计控制已经成为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展望21世纪,会计控制也必将会在人类处理‘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事务中以及‘教育——科技——经济——和平’的系统建设工程中发挥其能动作用,将会计控制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主要参考文献:
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盖地.税务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李航.对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系统探究[J].财政研究,2007(7).
周守华,张敬峰.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兼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管理变革[J].会计研究, 2006(12).
陈信元,何贤杰,田野.新会计准则研究:分析框架与综述[J].中国会计评论,2011(2).
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2001(11).
葛家澍.会计·信息·文化[J].会计研究,2012(8).
郭道扬.会计制度全球性变革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13(6).
刘峰.会计准则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陆德明,李红霞.金融危机与国际会计准则[J].会计研究,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