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财会月刊(21期)
教学之研究
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创新:团队式实践教学法

作  者
王冬梅(副教授)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190

摘  要

    【摘要】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变得日益重要。自2014年10月以来,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对内财务数据的分析被认为是管理会计实务人士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而财务报表分析有向内部管理拓展的趋势。新需求的出现使得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在高校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专硕甚至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越发重要。对高校教师来说,研究和探讨如何讲授好这门课成为当务之急。以往的研究文献指出,这门课程需要切实解决交互性不足和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故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本人在多年的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活动中如何在普研学术硕士、MBA和金融专硕中全面、深入、广泛地推行实践教学法,以期为各位高校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团队教学;实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6)21-0125-4一、引言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在商学院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早在2009年樊行健即撰文提出,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中把会计分析类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是十分必要的,而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内容,课程名称如何界定则是次要的。虽然张新民、粟立钟(2015)对会计分析、会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学、财务分析与决策等课程名称一一做过十分精准的界定,但本文在此不进一步细辨,均看成是同一门课,将其称为财务报表分析。
2014年10月,财政部发布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自此管理会计的研究及其在中国企业的实践热潮迭起。佟成生等(201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综合运用财务会计信息为管理决策层提供意见和建议是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五大能力之一。会计的管理职能包括财务预测、部门绩效考核与评价、财务规划的制定等,这都需要做好财务数据分析工作。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无论在高校、学术界还是企业,所受到的重视比以往更甚。财务报表分析除了能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外部的需求,如信贷、投资、税收、审计、监管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等。因此可以预见,新常态下财务报表分析仍会得到大力提倡并在有合格师资的高校中广泛开设,从事财务分析的专业人士将有着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前景。
在此背景下,对从事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的高校教师而言,开展本课程教学法的研究十分必要,可总结为八个字:开动脑筋、与时俱进。本文中,笔者拟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些创新性方法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析。
二、文献综述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法,已有一些研究文献介绍过。赵自强、顾丽娟(2010)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和西方国家在本科生及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普及性、教学内容、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如何创新。
李心合(2014)认为,至少在教科书及根据教科书所做的教学和实践层面上,流行于海内外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框架是有重大缺陷的,需要进行重大调整和扩展。
马春爱、王珮(2012) 提出了多层面的案例教学设计,包括知识点案例、作业案例和综合案例,且探讨了各类案例的特点、来源及教学方式。
蔡旺清(2014)结合自己多年的企业实践经历和教学工作经验,提出将课程内容设计成“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维度相结合的体系。
柴斌锋、裘益政(2012)将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并提出了三种具体的应用模式。
岳虹、戚少丽、周颖(2013)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分析、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目前实践教学手段落后,缺乏系统的、对现实企业模拟较好的实践教学素材。袁国栋(2008)还探讨了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并将其运用于《财务报表分析(双语)》课程教学。
以上这些文献,除了李心合提到应进行框架的重构外,其他学者主要关注教学法的创新运用,如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对于会计课程而言,财务报表分析比计学更适合采用案例教学,开发成功的案例也更多。像张新民(2004)自2004年以来就一直力推案例教学法,且成效显著。而交互式教学法主要涉及教学如何组织的问题,属于术的层面。
关于实践教学法,上述文献虽予以强调,但基本停留在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案例分析上。由此可知,交互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还有很大的创新和提升空间。以下笔者就先介绍交互式教学法的一种“团队教学法”,再介绍本人实施的实践教学法。
三、团队教学法
(一)团队教学的理论依据
关于团队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笔者借鉴光娅、孟枫平(2015)关于结构化研讨式教学法的理念用图表加以说明。笔者所理解的团队教学法,指的是“一门课由一位以上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组织法”。团队成员数量经常是3 ~ 5人,太多或太少的组员均不合适。下图为团队教学参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 在只有一人主讲的情况下,只存在学生与主讲教师之间唯一的一条交互路径。要知道,一个人的心智、能力和资源到底是有限的。而由三人组成的教学团队中,无论对学生还是第一主讲人来说,都多了两条交互路径,可以分享新知、开阔眼界、获取人脉资源,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当其他参与人所讲授的内容为学生和第一主讲人都知道时,这时能达到最起码的目的:避免学生面对熟面孔而产生厌倦感,同时还可获取人脉资源,此时可以将其命名为换频区;当其他参与人所讲授的内容学生不知道而第一主讲人知道时,这时对学生来说就有进一步的提高,可以分享新知,所以将其命名为分享区;当其他参与人所讲授的内容学生知道而第一主讲人不知道时,这时对第一主讲人来说,可以分享新知以便自己进一步提高,故将其命名为提高区;当其他参与人所讲授的内容学生不知道而且第一主讲人也不知道时,这时对学生和第一主讲人来说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可以将其命名为探索区。若以① ~ ④来标示教学效果的等级,则对第一主讲人来说,应选择对学生收益最大的分享区和探索区这两种组合,尽量避免换频区和提高区。不足的是,以往文献中关于交互式教学的讨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的程度是否充分上,即局限于内部交互,没有扩展到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交互。
(二)团队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教学团队可以大致分为:共同备课型、松散配合型和紧密配合型三种。成功实施团队教学对第一主讲教师有如下要求:有一定的头衔,即专业技术职称为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水平必须过硬;富有学问和见识;心胸开阔、富有合作精神、能赢得团队成员的认可;拥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表2列出了三种典型的团队类型的任务分配、角色定位、所适合的课程和优缺点等。
从表2可以看出:开设核心课程时适合使用紧密配合型的团队教学,而讲座、研讨课、学科进展课和实践性强的课程适合松散配合型的团队教学,本科基础课和MBA核心课程适合共同备课的团队教学。几种方式可以结合使用,如共同备课的、松散型的团队教学,可以是每位主讲教师自己负责自己班级的课程,但可以到其他教师的班级上客串一下。
表3列示的是2013 ~ 2015年间笔者在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上组织的团队教学情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这门课程采用的是松散配合型的团队教学,参与人均为来自实务界或者兼具丰富实务经验和高深理论水平的高校教师。这种类型的团队特别适用于像财务报表分析这样实务性很强、需要本校教师与实践教师共同组队的课程教学。这几轮课都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教学评估都是“优”。在这几轮课的组织中,本人通过多次磨合,已经组建起了一支实践教师专家队伍,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灵活选用。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团队教学的过程中,不必太在意第一主讲教师的头衔,如必须要求是教授或博士生导师等,毕竟实质比形式更重要。
除此之外,在组织团队式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度的把握非常重要。实践人士只能客串、少量参与,不可反客为主。绝对不是整门课直接由从事多年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人士担任主讲,都由实例或案例串成就可以的。一位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其实是其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水平的综合体现,绝不是讲案例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另外,对于普研学术硕士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实践,但过多地讲授实践对他们来说很可能无法理解必要的原理和知识。事实上,实践人士中理论与实践均佳者极少。做一次讲座可以很叫座,但真正讲授一门课程就未必了。过多参与容易降低课程档次,导致前后体系紊乱。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高校教师自有其不可替代的长处。
基于以上分析,团队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第一,团队成员之间应避免高度同质化,且构成互补并有梯次感,包括职称、专长,即应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才最为稳定、可靠。第二,本校教师与实践教师共同组队对会计类课程最为有效。第三,在松散配合型的团队中,主讲教师必须承担主要教学任务,而且其专业能力也保证其能够承担主要教学任务。其他参与人员要配合主讲教师,否则,就会容易导致人员职责混乱。第四,课前的设计环节很重要,要选取实务界十分关心的主题让参与人员讲授。第五,要反复进行沟通,才能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配合。对于实在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成员,只好放弃。即构成合理、组织得当、实施得力,团队教学才能做成加法,否则就会做成减法。另外,在发挥团队优势的同时,也要造就“草根英雄”。
四、实践教学法
表3中第一、第二参与人主要是实务界人士。为了叙述方便,将实践教学法进一步精炼成表4。从表4可以看出:本人所运用的实践教学法不限于由学生提供的非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2013年8月,本人通过MBA学生所提供的途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碧水源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求证了该公司报表上的某些数据背后所对应的经济业务到底是什么,发生变动的原因为何,再将其整理成案例在课堂上讲解。
在2015年秋季学期为金融专硕讲授核心课财务报表分析时,本人邀请了在职MBA班一位在乐视网下属子公司任财务经理的学生来讲授乐视网的盈利模式。此次分享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因为对于实体企业,实地调研可以解答某些疑问。但对于互联网公司,一般任课教师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实地调研也难以真正看懂这样的企业是怎样运行的,只有内部人士的现身说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某些财务数据的真正内涵。同时这种就地取材、让学生来教学生的方式能够发挥良好的示范效应,胜过任课教师的刻意灌输。
再例如在2015年秋季学期为普研学硕讲授专业核心课程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时,本人邀请了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机构负责人来给学生们的分组案例做点评,这位负责人同时也是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于2013年入选了财政部会计领军人才计划(企业类)。他实务经验丰富,同时兼具较高的理论水平。点评时针对性很强,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的分析结论许多与实务是不相符的,起到了纠偏的效果。普研学生属于智力优秀但完全没有实务经验的一类,从一道校门走进另一道校门,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通过考量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下结论。通过这次纠偏,能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而感觉收获巨大。
五、总结与建议
本文所介绍的财务报表分析的实践教学法既然是基于团队的,所以可合称为团队式实践教学法。在推行这种教学法时,还需要任课教师积累足够的人脉资源,所以对于初入职的青年教师是难以借鉴和模仿的。另外,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拔高性质的课程,任课教师阅历越丰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就越好。所以在高校中尽量不要由过于年轻的教师担任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要真正把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讲好,还需要坚持做教学研究。教学研究也是研究,教学与科研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张新民(2014)就为大家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在2014年新拓展的基于战略的资产负债表分析体系,即是对教学的思考和提炼。
如果设想在会计学中舍弃借贷复式记账法和账簿这一工具,会计学就会变成一门很容易入门的学科。诚然,在手工账下账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信息化环境下,完全可以让会计信息的生产流程演变成从原始凭证直接到报表,只是需要增加许多中间环节的报表而已。这对计算机来说,绝非难事。如果这样,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的学生依旧可以很轻松地学习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进一步,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是否可以改称为“财务统计学”或“企业经济活动财务统计与分析”?当然这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但不是不可能。本人在2004年起在公选课版本的会计报表分析中就开始了这种尝试(王冬梅,2013),而且效果很好。

主要参考文献:
樊行健.经济活动分析的改革出路[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
张新民,粟立钟.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内涵与学科定位[J].财务研究,2015(1).
佟成生等.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J].会计研究,2014(9).
赵自强,顾丽娟.中西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比较[J].财会月刊,2010(30).
李心合.财务报表分析框架需要重大调整[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7).
马春爱,王珮.《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案例教学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2012(31).
蔡旺清.基于“三维”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研究[J].商业会计,2014(11).
柴斌锋,裘益政.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2(23).
岳虹,戚少丽,周颖.《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财会通讯,2013(17).
光娅,孟枫平.结构化研讨方式在MBA会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5(18).
张新民.资产负债表:从要素到战略[J].会计研究,2014(5).
王冬梅.财务报表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王冬梅.试论对MBA会计学教学特点的把握[J].财会月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