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财会月刊(4期)
参考借鉴
跨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内涵、目标及规则演化

作  者
黄浩岚(副教授)

作者单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南京210007

摘  要

     【摘要】随着跨企业供应链之间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绩效管理及其成效日益受到关注,而绩效评价是贯穿于供应链生命周期的最基本职能。为了对跨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总结,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跟踪研究与观点梳理,发现关于内涵的系统性、目标的分解性、原则的相关性、标准的量规性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有关跨企业供应链的可持续内涵、社会效益目标强化、标准可靠计量等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评价;跨企业供应链;内涵;目标;规则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6)04-0112-4近年来,企业之间形成了大量上下游关系和价值互依关系,竞争形式由企业间竞争演变为跨企业供应链竞争。对供应链绩效、绩效管理及其有效性研究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其基础和根本性问题包含三个方面:内涵界定、目标驱动和规则设计。
一、供应链绩效及其评价的内涵演化
1. 管理功能观点。在广为接受的马士华所作的供应链定义基础上,有关供应链绩效概念的表述并无统一版本。学者提及较多的是:供应链绩效是指供应链的运作过程和运作效果。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对供应链绩效(或质量)含义表述的基本方向是管理功能观点。
从供应链功能出发,对供应链绩效的认识和研究始于以库存、配送为核心的物流思想。陈畴镛、胡保亮(2003)认为,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绩效是供应链各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物流服务所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实质上,物流作为供应链流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物流绩效只是供应链绩效的局部内容。孙娅楠(2007)从物流角度分析认为,库存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库存,更是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库存。基于供应链的平衡机制,库存控制在整个供应链中有了新功能,形成了供应链库存控制绩效概念。
在物流内涵基础上,供应链绩效被界定为:“供应链各成员通过物流管理、生产运作、市场营销、顾客服务、信息开发等活动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该定义突破了单纯物流层面上的协同意义,从价值角度得出:供应链绩效=顾客价值+供应链价值。在产业区论基础上,“集群式供应链”一词应运而生。目前可检索到的国内最早介绍集群式供应链的期刊论文出自黎继子、蔡根女(2004),他们从有向性、网络结构性和核心性三个特点解析了集群式供应链。在块状经济背景下,何炳华(2005)将集群式供应链定义为由众多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组织机构以及相应地域,通过相互作用,在同一产业价值链基础上有机聚合而成的有向网络集合体。上述解释均体现出集群式供应链中相关企业地域分布的高度集中特性。
随着资源、社会、环境因素对供应链竞争力的影响日益加大,绿色低碳循环问题渗透到了供应链管理领域,供应链绩效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从循环经济角度得出:供应链绩效=环境绩效+经济绩效。施先亮、乔晓慧(2010)对供应链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逆向物流供应链强调废弃物再利用,闭环供应链强调物料双向流动和价值恢复,绿色供应链强调从源头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环境的影响,生态供应链强调以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实现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可持续供应链强调立足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黄华(2013)概括了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内涵,主张环境污染是绩效评价的首要内容,供应链生态化发展及其效益构成了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对以知识流为核心的知识供应链及以信息流为核心的电子供应链进行研究。王晰巍、赵树宽(2009)将知识供应链界定为以满足最终用户知识需求为目标,通过链条中不同主体对知识从最初形成到共享、转移、创新,直到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传统供应链成员以制造企业或商业企业为主,而知识供应链成员更多地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此外还包括高等院校、独立的科研机构等。其目的不在于满足产品、服务的供需平衡,而是以知识共享程度作为主要考量,目的在于满足知识、技术的供需平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要实现供应链有效运行,需要一个安全、高效的信息技术平台作为基础,由此形成了电子供应链概念。吴金南、仲伟俊(2011)认为,电子商务系统能力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受到电子商务服务能力的影响。借助于此类平台,成员企业间可以快速传递和共享信息,精准归整信息,提高信息质量,从而改进伙伴关系和供应链绩效。
2. 网链系统观点。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对供应链绩效(或质量)含义的表述出现不同的观点:网链系统观点。由于供应链系统的每个成员首先是独立的利益个体,都有关乎自身利益的目标考量,处于相互需要又彼此冲突的矛盾格局,因此,供应链绩效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耦合度。马士华于1997年首先提出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概念,陈志祥于1999年首先提出多代理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框架,而现代供应链更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形成了整体供应链的概念。李书娟(2005)提出,供应链绩效不仅要关注某节点企业(或供应商)的运营绩效,还要考虑其运营绩效对上层节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的影响。李长坤(2012)认为,供应链绩效涉及供应链整体、各实体运营状况以及各实体之间的协调关系。上述表述主要体现了集成化供应链以及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内涵。
3. 供应链绩效评价。伴随着供应链绩效术语的演化,供应链绩效评价范畴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供应链绩效评价是科学、客观地反映供应链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基本手段,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综合评价。霍佳震等(2005)认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绩效评价包括整体系统绩效评价、上游节点绩效评价及下游节点绩效评价,其中整体系统绩效评价最为重要。刘元洪等(2005)厘清了供应链多种评价的关系,供应链绩效评价侧重于对投入、产出等量的度量,供应链竞争力评价侧重于对投入、产出等质的度量,供应链可靠性评价侧重于对投入、产出等量和质的稳定性的度量,并提出供应链竞争力评价和可靠性评价应从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独立出来。彭灿(2010)将技术性知识共享、制度性与管理性知识共享、客户知识共享作为供应链知识共享的三个测量方向。杜晓静(2012)认为,评价电子供应链应从协同商务能力、信息系统水平及电子供应链绩效三个方面展开。
二、供应链绩效管理的目标演化
评价行为源自动机,绩效目标是动机的具体化。笔者通过在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在主题检索词包含“供应链绩效(或质量)”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发现,现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供应链绩效目标为风险管理绩效、绿色绩效,其次为综合绩效、合作绩效。涉及的文献数量具体如下表所示:

 

 

 

 

 

 

 

 

1. 以利润、成本为核心的财务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一直是企业的主要目标,进而影响了初期的供应链绩效研究。财务指标无疑是最基本的指标,在学者的早期研究成果中,确有将成本或利润(并非完整意义上的供应链成本或供应链利润)指标作为供应链绩效唯一评价标准的观点。此后,研究者又开始寻求总物流成本最小化目标的合理性。胡晓燕(2003)指出,供应链优化控制的本质就是成本控制,供应链绩效评价与物流成本评价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从供应链角度来看,物流成本还要考虑选址、寻求合作伙伴、库存和销售等费用。但财务目标过于强调利润因素,没有考虑到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和风险因素,容易助长对更多经济手段的盲目追求,从而破坏供应链整体的协同绩效。Lee H. L.(2004)指出,过分强调成本和规模效应会使供应链不能对供应和需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及时做出响应。
2. 以物流、库存为核心的运营目标。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供应链和物流供应链,运营目标针对实体产品的物流功能制定,侧重于如何达到物流计划合理性、物流环节顺畅性、物流时间效率性等方面。陈畴镛、胡保亮(2003)主张在评价框架中建立物流客户服务与物流流程的联系。孙士雅等(2002)认为,供应链库存管理不是简单的需求预测与补给,有效的库存控制能增强供应链的系统性和集成性,库存控制绩效评价不可或缺。也有研究侧重于强调生产计划合理性、库存控制优化和库存管理协调性等方面。韩志杰(2010)指出,供应链库存控制不仅考虑了对库存量的控制,而且考虑了对库存成本及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控制,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进行了供应链库存控制绩效评价。
3. 以客户、供应商为核心的关系目标。在向买方市场的转化中,供应链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了解客户要求、满足客户要求,这一观点日益得到认同,客户和供应商成为研究的焦点。Cooke(1997)认为,顾客服务质量是评价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最重要指标。整个供应链测量的首要意图即考察其能否反映客户期望。Bond(1999)的顾客满意度、Roger(1999)的服务态度和对顾客的理解、马丽娟(2000)的用户满意度、马士华(2002)的顾客服务和顾客满意度、孙慈辉(2004)的客户服务等强调了客户信息,体现出供应链绩效的客户关系管理导向。
在竞争、合作的市场环境下,供应商关系管理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如何与供应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共享机制,如何对供应商选择进行综合评价成为关注点。马士华、林勇(2003)提出,影响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四类主要因素为:企业业绩、业务结构能力与生产能力、质量体系和企业环境。邹辉霞(2007)将产品的综合素质、合作能力作为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
关系目标侧重于从用户(不仅仅指最终顾客)满意度角度,考察供应链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好坏。但关系目标过于强调供应链运营对用户的贡献程度,忽略了用户对供应链运营的贡献程度。供应链与其链上企业之间实则是相互作用的双向价值传递关系。
4. 以环境绩效为核心的绿色目标。鉴于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系统持续恶化,资源过度开采和使用导致资源稀缺,21世纪初期,研究者开始提出供应链管理的绿色目标。绿色供应链在供应链的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三类成员结构上,增加了废弃物回收商的角色,在整条供应链上增加了低碳绿色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重评价要求。姜旭(2008)提出,绿色供应链目标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充分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活动的社会福利、实现供应链内各成员的活动与环境相容。李杰(2013)认为,在整条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当追求“绿色度”的实施。
5. 以过程、信息为核心的风险目标。由于供应链所处环境和各节点企业内部系统存在不确定性,供应链运营必然存在风险性。供应链风险存在于供应链运营的所有流程中,一个细节变动就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供应链。因此,需要进行有效预测评估,力求通过仔细分析和评估内外部各种风险因素,避开或控制风险事项的发生,降低供应链风险损失,确保供应链整体运行安全。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从2006年起,该目标逐步成为了供应链绩效研究的重点导向之一。陈敬贤等(2009)将供应链运作风险分为供应风险、需求风险、制造过程风险和信息风险,选取可靠性、柔性、服务质量和财务绩效作为供应链风险衡量标准。钟祖昌(2010)指出,需求不确定性和产出不确定性是两种最主要的供应链不确定性表现形式。对于产出不确定性,可通过概率密度函数和风险系数得出风险评估值,或者通过模拟不同风险下供应链系统运营状况分析出供应链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靖鲲鹏、刘倩然(2014)指出,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前的首要工作,需采用综合集成方法而非单一方法把供应链全部风险识别出来,对各种风险识别方法也需要进行定量评估以提高风险识别绩效。
6. 以可持续绩效为核心的多重价值目标。随着可持续发展对供应链竞争力的影响日益增大,可持续绩效目标得到广泛关注。生态效率是一个经济和生态的损益平衡点,生态供应链是绿色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集成的闭合供应链模式,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供应链。立足于供应链整体观,将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协调统一在一起的多重价值理念才是可持续供应链的核心取向。换言之,绿色目标强调供应链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相容性,多重价值目标则同时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容性。在可持续绩效目标下,主体范围还要涵盖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定规者、区域及社区;内容要素不仅限于环境保护方面,还要考察供应链多方面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由上页统计表可见,现阶段上述各个供应链绩效目标呈现出交叠而非替代的状态,可以肯定,多重价值目标必将成为未来供应链绩效管理的核心取向,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跨企业供应链整体效益评价体系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三、供应链绩效评价的规则演化
1. 原则方面。早期研究成果主要是关于评价原则的通识性观点。徐贤浩等(2000)提出,供应链绩效评价应能反映供应链业务流程,反映供应商、制造商及用户之间的关系;应尽可能实时分析与评价。候方森(2002)提出,供应链绩效评价与供应链战略目标一致或正相关,并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平衡评价,强调了绩效产生的原因。孙晓燕(2006)指出,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在时间上、在同一行业不同供应链之间都具有可比性;兼顾现在业绩和未来潜力的原则。
围绕供应链绩效管理的不同目标,研究者也提出了相关评价原则。在集成化供应链评价方面,霍佳震等(2002)提出,顾客价值和供应链价值的每一部分可进一步分解成不同的价值组合,且使用者可以根据评价目的和具体需要自由地选取各种组合。在物流和库存绩效方面,赵长东(2005)提出了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原则,即能反映整条供应链库存管理情况并将库存管理绩效指标的维度与满足供应链内外部需要联系起来。在绿色供应链绩效方面,孙晶慧(2011)提出了区域生态供应链评价4R原则,并指出指标选取要能充分体现资源投入的减量化、资源的回收利用和资源再利用的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效益。黄华(2013)提出延展性原则,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不会因某些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失效。在可持续供应链绩效方面,叶(2009)强调,应从整体战略出发,追求供应链经济与非经济绩效之间、短期与长期绩效之间、内部与外部绩效之间的平衡;提出了既要考虑业务流程绩效指标,还要能反映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绩效指标的原则。
此外,有些原则被普遍提及,且文字表述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层次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财务与非财务相结合。部分原则术语,如“重要性、代表性”与“重点分析、突出重点”,“方便性、易行性”与“可操作性、可行性”,“实用性、适用性”与“相关性、针对性”,“全局性、全面性”与“完整性、充分性”,“系统性”与“集成性”,“经济性”与“兼顾成本和收益”,“明晰性”与“简明性”等,在文字表述上虽有差别,但所表示的内容趋于一致或较为相近。
2. 标准方面。绩效标准是判断供应链绩效优劣的基准。许瑛(2002)将供应链绩效评价标准定义为三种类型:历史标准、预期标准和外部标准。按其来源,前两种标准可统称为内部标准。历史标准是将绩效当前值与前期历史值进行比较,实质上是一种链内纵向比较。历史数据可获得性强,且因其易于验证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孙士雅等(2002)将反映实际情况的历史标准用于供应链库存控制绩效研究。
预期标准是将绩效当前值与期望值进行比较,难点在于期望值的合理确定。罗明等(2007)将具有动态特性的预期标准用于供应链发展阶段绩效研究。张学龙(2013)将预期标准用于精敏供应链绩效评估影响因素和决策模型研究,反映对未来变化的预测能力。
外部标准是将当前绩效值与行业中同类型供应链领先水平(或者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实质上是一种链际横向比较。标杆绩效作为一种最有效的供应链绩效外部标准,标杆供应链的选择问题是关键。初颖等(2004)利用聚类分析解决了针对既定目标选择合适标杆供应链的问题。李海娇(2009)提出了选择基准化标杆的两个标准:行业中具有卓越业绩的最佳实践的目标供应链;被瞄准领域应与本供应链需进行标杆超越的流程或职能有相似的特点。陈艳等(2013)认为,目标供应链是行业中符合所有或绝大多数成功标准的供应链。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 存在的问题。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和梳理可以发现,尽管文献研究的角度和目的不尽相同,但其对理论与实践的先导性作用是肯定的,对后续研究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不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从内涵来看,缺乏明确、统一的供应链绩效定义。有不少学者直接将企业范畴的绩效和绩效评价的概念照搬过来,只是简单地将“企业”替换为“供应链”字样;有些定义的形成已有相当长时间,对顺应时代发展特点的新内涵认识不足;也有研究仍停留在企业内部供应链及其绩效上,对跨企业供应链的内涵认识不够系统、深入。
从目标来看,进行概括性提炼和总结的文献资料较少;缺乏对总体目标的功能性和阶段性分解;学者往往集中在对所关注焦点的机理研究、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研究上,紧扣目标的评价研究并不多;可持续发展思想尚未在供应链绩效测度的指标研究中得到充分体现,学者们偏重于环境效益目标的研究,而涉及社会效益因素的研究基本没有。
从原则来看,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导思想中没有明确与供应链不同战略目标的关系,没有明确与供应链不同生命周期的关系;没有针对供应链的不同类型或核心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提出有差别化的方向性规范;较少考虑人力因素、不确定条件等对遵从原则产生的障碍。
从标准来看,仍以使用历史标准的研究居多,往往忽略了历史标准的时间价值、风险问题以及供应链内外部因素的变动特性。基于标杆管理的外部标准应用研究有所增加,但大多数研究提出通过媒体和网络途径、根据社会舆论和主观判断选择标杆,感性成分较大,缺乏有力的科学支撑,真正给出所选标杆供应链绩效参照值的研究成果却是凤毛麟角。使用预期标准的文献非常有限,这与预期值确定难度较大不无关系,现有文献中对于供应链未来可能性的类型及其概率、期望值估算及其调整、包含风险绩效的未来绩效是否需要折现等完全没有涉及。
2. 未来研究方向。在供应链绩效研究中,融入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理念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研究方向,对于解决供应链管理的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实现并提高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多重目标协调性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围绕该目标,如何将较为分散却有一定关联度或相似度的名词整合到供应链绩效概念中;如何对可持续供应链的社会效益目标进行战术性和业务流程性的具体化;如何有效引导成员企业协同推进社会责任;通过哪些平衡来实现涵盖各节点企业在内的供应链整体效益优化;如何进行数据挖掘使预期标准能够可靠计量;如何将预期标准与外部标准结合起来选择标杆绩效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霍佳震,马秀波,朱琳婕.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张学龙.精敏供应链绩效评估决策模型研究[J].软科学,2013(6).
黄华.绿色供应链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对外经贸,2013(12).
杨瑾.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6).
熊伟,孙林岩,李一,冯泰文.供应商和客户参与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