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财会月刊(21期)
借鉴与参考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

作  者
刘 翠

作者单位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系,郑州 451191)

摘  要

【摘要】 本文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并将样本公司分为未披露和已披露碳会计信息上市公司两组数据,通过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和回归分析研究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披露碳会计信息和未披露碳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盈利水平和控股股东性质有显著的差异;在披露碳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中,公司规模和控股股东性质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负债程度和股权集中度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行业特征、盈利水平、发展能力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但不显著。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渐暴露出严重的“负外部性”。《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在急剧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 向右侧移动的良性逆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履行社会责任,妥善处理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寻求良好的生产和发展环境。碳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
由于气候形势的日益严重,碳排放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Adrian Wilkes(2007)在研究中发现,为了全面评估企业价值,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产生了要求被投资方提供碳排放相关信息和数据的需求;Hannam(2007)的调查研究发现,尽管全球变暖现象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但企业层面相对缺乏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Kiernan(2008)和Lovell H. etal.(2010)都认为,由于没有制定合理的披露制度作为保障,以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指引,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繁杂纷乱,信息的可比性不高。
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研究,郭海芳(2011)提出,在低碳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可以要求上市公司以低碳会计信息独立报告的模式(即编制低碳会计报告,包括低碳资产负债表、低碳损益表、低碳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进行强制披露,对于非上市企业,提倡以补充报告模式(在原有报表体系中增加碳会计相应项目,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不能以货币计量的碳会计信息)进行自愿披露;王德发、王照(2013)指出企业可采用企业碳足迹(企业的碳排放活动)披露与产品碳足迹(产品的碳排放)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完整地反映低碳会计信息;王彩平(2013)、解翼(2013)认为当前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乏统一的思路和框架,使得碳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同时,信息披露的自发性削弱了决策的有用性。在实证研究方面,方健、徐丽群(2012)以某一世界500强公司的CDP项目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别与基于供应链层面的信息共享和间接碳排放量显著正相关;戚啸艳(2012)以2008 ~ 2011年CDP中国项目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上市公司的规模、是否通过ISO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公司是否设立环保部门正相关,与所处行业负相关,与负债水平不相关。
当前国内外学者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碳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和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规范性探讨。在实证研究方面,样本来源大多局限于CDP项目的面板数据,研究变量主要集中在企业自身特征方面,很少考虑外部因素对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变量,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样本分为未披露和已披露碳会计信息上市公司两组数据,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和回归分析,研究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假设
由于碳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的发展较晚,本文主要参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从行业特征、公司规模、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盈利能力、负债程度、发展能力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八个方面着手,探讨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因素。
1. 行业特征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考虑,企业利益不能排除社会利益而单独存在。由于重污染行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与非重污染行业相比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受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监管压力也较大,重污染行业会主动开展低碳减排活动,并披露企业的低碳发展理念、节能减排项目的开展情况、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情况、碳排放具体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碳会计信息,向利益相关者、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等传达其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应对政府部门和环保机构的监管和检查,所以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通常会披露较多的碳会计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高于非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
2. 公司规模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根据社会责任理论,企业规模越大,其占用的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就越多,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碳排放量也会增多,相应地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突显,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对企业环境行为越来越关注,而关注的重点无疑是对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企业,社会对规模较大企业的相关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新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时,政府会严格监管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的实施情况,并进行规范性指导,所以规模大的企业会尽量披露较多的碳会计信息,以向社会公众表明企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2:公司规模与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关。
3. 股权集中度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存在代理问题,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所有者相比,管理者对企业的信息了解得更多、更全面。当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较高时,就会出现大股东控股的现象,大股东会从管理层得到更多的企业经营信息,并且可以影响管理层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为了自身的利益,大股东会要求管理层选择性披露企业的碳会计信息;当企业的股权相对比较分散时,由于没有控股股东的影响,管理层会选择披露较多的企业经营信息以降低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代理矛盾。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3: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
4. 控股股东的性质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不仅来自于外部,也可能直接来自企业内部,其中,国有企业通常直接接受政府的管控。由于国有企业的制度和管理体系通常比较完善,国家颁布的新政策一般都在国有企业率先推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保政策,使得国有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披露碳会计信息,向国家和社会公众传递其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所以国有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会更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4:国有控股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较高。
5. 盈利能力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根据信号传递理论,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会倾向于积极主动地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信息,弥补相关者信息掌握上的劣势,为其决策提供更为详实的参考依据。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并将其作为全面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基础。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通常有能力通过技术改进、设备更新、研发等方法向低碳经济模式迈进,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因此,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更倾向于主动披露碳会计信息和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等信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并传递企业低碳环保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研究假设:
H5:盈利能力要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6. 负债程度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随着企业负债程度的增加,企业股东希望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与债权人希望保障自己的资产安全之间产生矛盾。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解决这种矛盾的方式之一是对外披露更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随着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碳排放超标、环境污染整治等问题会增加企业的支出,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债权人出于对资金安全的考虑,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环境行为,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也开始考虑环境因素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因此,随着公司负债程度的增加,为避免债权人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财务风险与资金安全产生顾虑,上市公司在披露碳会计信息时更倾向于不披露或只披露利好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6:负债程度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
7. 发展能力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张,同时面对现有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资金需求大幅增长。为了获得资金支持,企业通过增强碳会计信息披露,以帮助资金提供者如投资者、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出决策;此外,当企业处于成长阶段时,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扩大企业规模,稳定供应商渠道,企业会更多地关注未来市场的走向,在市场中建立良好企业形象、向社会传递高品质产品的信号,以此得到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这也使得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披露碳会计信息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7:发展能力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8.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通常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的法制比较完善,法律执行力强,信息比较畅通,社会公众受教育水平和环保意识较高,企业受政府部门的监管较为严格。迫于舆论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压力,企业管理层自身环保意识也较强,企业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的履行情况比经济不发达地区好。所以,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会披露更多的碳会计信息,以传递其积极履行节能减排义务。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8: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CDL=b0+b1IT+b2SIZE+b3GOV+b4HERF+b5ROE+b6LEV+b7GROWTH+b8PLACE+e
式中:b0为常数项;b1,b2,……,b8为各解释变量系数;e为误差项。
回归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如下:
1. 被解释变量。CDL代表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由于当前缺乏完整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和制度,各上市公司披露的碳会计信息比较零散,缺乏条理性和可比性,鉴于此,笔者借鉴碳会计信息披露项目(CDP)中国报告中的披露内容,将从样本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年度环境报告书、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手工搜集的信息,分为两大类16个项目对企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进行量化(如表1所示)。

 

 

 

 

 

 

 


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CDLi=∑CDLi/∑MCDLi
该公式中∑CDLi为第i家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项目得分之和,∑MCDLi是最佳披露项目得分之和。由于最佳披露水平为1,则∑CDLi=∑MCDLi。
2. 解释变量。本文对于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共设置了八个自变量。按照假设提出的顺序,依次为:行业特征、公司规模、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盈利能力、负债程度、发展能力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具体内容见表2。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1 ~ 2013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公司做了以下筛选:①为保证所选取样本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稳定性,本文剔除研究年度中新上市的公司;②为避免异常值对实证研究的影响,剔除ST、∗ST、暂停上市及停市的公司;③考虑到金融保险业特殊性,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④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经过上述方法筛选之后得到符合条件的样本公司378家。本文研究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是从样本公司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手工搜集整理获取的,所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锐思数据库等,本文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披露与未披露碳会计信息公司的独立样本检验
本文将符合筛选条件的378家样本公司分为两组,即披露碳会计信息的公司275家和未披露碳会计信息的公司103家,并对该两组公司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以分析两组公司中各项指标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指标SIZE、CR、ROE、 LEV、PLACE 的Levene’s方差齐性检验的Sig.值都大于0.05,说明披露碳会计信息和未披露碳会计信息公司的上述指标的方差都满足齐性,所以分析t检验的结果应该关注表3中的“假设方差相等”行次的分析数据。结果显示,指标SIZE、CR和ROE 的t检验Sig.(双侧)值都小于0.05,说明披露碳会计信息和未披露碳会计信息公司的规模、股权集中度和盈利水平在0.05的水平上有显著差异,而二者的负债水平和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指标GOV的Levene’s方差齐性检验的Sig.值小于0.05,说明该指标的方差不满足齐性,其t检验的结果应该分析“假设方差不相等”情况下的数据。结果显示,Sig.(双侧)值=0.023<0.05,表明在0.05的水平上,两组公司的控股股东性质有显著差异。
由上述分析可知,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盈利水平和控股股东性质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负债水平、发展能力、公司特征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上述指标对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方向以及影响程度,接下来,本文针对披露碳会计信息的公司(103家)进行回归分析。
(二)披露碳会计信息公司数据的回归分析
本文使用SPSS 19.0对收集的103家披露碳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表5和表6所示。
表4中模型的预测变量为常量、PLACE、LEV、GOV、ROE、IT、GROWTH、CR、SIZE。显示了模型的拟合优度情况,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R为0.546,表明所选变量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但调整R方仅为0.282,说明模型之外还存在影响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其他因素。建立该模型的目的主要是解释不同变量对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而并非为预测结果使用,所以该模型是可行的。DW值为1.904<2,表明残差不存在自相关问题,模型中没有遗漏重要的解释变量。表5所示的模型方差分析中,Sig.的预测变量为常量、PLACE、GROWTH、SIZE、IT、ROE、CR、GOV、LEVF。检验结果中F值为3.103,Sig.值为0.004<0.05,说明模型中对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中已解释部分明显大于未解释部分,回归效果较好。

 

 

 

 

 

 

 

 

 

 

 

表6为模型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各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都小于10,表明模型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IT的回归系数为负数(B=-0.001),表明行业特征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13>0.1),从而拒绝H1;SIZE的回归系数为正数(B=0.079),且在5%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002<0.05) ,表明公司规模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接受H2;CR的回归系数为负数(B=-0.018),表明股权集中度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821>0.1),从而拒绝H3;ROE的回归系数为正数(B=0.033),表明公司的盈利水平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781>0.1),从而拒绝H4;GOV的回归系数为正数(B=0.069)且在5%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008<0.05),从而接受H5;LEV的回归系数为负数(B=-0.027),表明负债程度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686>0.1),从而拒绝H6;GROWTH的回归系数为正数(B=0.024),表明公司的发展能力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水平正相关,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528>0.1),从而拒绝H7;PLACE的回归系数为正数(B=0.001),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940>0.1),从而拒绝H8。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影响因素。鉴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本文选取的378家研究样本中,披露碳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只有103家,占样本总数的27.25%,在披露碳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中,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极大值为0.562 5,均值为0.055 7。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中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司较少,披露的碳会计信息内容和形式多样,缺乏可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碳会计信息披露总则和具体的披露标准以及准则,为上市公司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碳会计信息披露在不同公司之间以及同一公司的不同期间具有可比性。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发现政府很少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这使得当盈利水平低、负债程度高时,企业自觉披露碳会计信息的意愿通常较弱。为提高企业披露碳会计信息的积极性,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例如:将企业所披露的碳会计信息与投资者或债权人建立利益关系;为有效披露完整碳会计信息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贷款优惠和税收优惠等,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2. 加强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力度。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和控股股东的性质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发展能力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公司规模小、发展能力弱和非国有控股公司披露碳会计信息的意愿弱且披露水平低。
为促使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企业监督力度。环保部门应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场检查,查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碳排放处理情况以及对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同时对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工作进行具体的要求与规范,使其按要求定期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鉴证组织,可以承担碳会计信息披露审计工作,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出具鉴证报告,并将其作为企业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对外公布。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的专项碳审计工作,可以起到对碳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再监督的作用,增强社会舆论监督的力度,有助于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不断完善,提升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3.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越低,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非国有控股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治理结构会影响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提高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基础。
企业的治理层应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绿色企业的形象,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治理层应授予内部审计部门实施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审计的职责,并将审计结果直接报送给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和战略发展委员会。这种职责安排可以减少企业内部人员或大股东操纵现象的发生,以促使企业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在企业生产运用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4.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从回归分析结果中发现,行业特征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较低,环保参与度不足,给当地公司产生的环保压力小。如果社会公众的低碳环保意识增强,企业受到的社会公众监督力度就增大,迫于舆论的压力,即使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企业其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也会增强。
环保部门可以通过环保公益广告、环保宣传册、小区环保知识讲座等方式,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参与度,并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社会公众的环保知识水平和环保参与度,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开展环保工作,以促使企业形成低碳发展的价值理念,积极履行节能减排义务,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张彩平,谭德明.国际碳会计信息披露十年回顾与展望[J].南华大学学报,2013(10).
郭海芳.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之友,2011(12).
万彩云.论企业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4(3).
王爱国.我的碳会计观[J].会计研究,2012(5).
葛全胜,方修琦.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李秋.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探讨[J].财会月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