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财会月刊(23期)
金融·保险
基于层次责任理论的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

作  者
童纪新(教授),龚剑峰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 211100)

摘  要

      【摘要】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相关的不良贷款数额也相应增加,商业银行对项目贷款后评价的工作也日益重视。本文基于层次责任理论的相关内容,构建了一套多维度的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以中国银行的某项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为例,借助D-S证据推理模型实施具体的效益评价。实证研究表明:基于层次责任理论的项目贷款后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较高;而银行信贷部门对该类项目贷款的几处“易燃点”,应做到转变经营理念、加强信贷管理并独立开展市场调研,以促进我国信贷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层次责任理论;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日益重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并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旅游开发业的扶持力度。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性目标;湖南、贵州等省份也纷纷出台了对文化旅游业的扶持政策。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主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业深度介入的新理念,而这也促使有关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贷款需求日益增加。截至2014年底,全国受商业银行贷款支持的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达2 500多项,贷款总额逾千亿元。
随着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日益攀升,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额也大幅增加。2013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4%,逾期贷款额为6 476亿元,同比增长22%,而这一比例在中小银行更高达41%。这种现象在文化旅游开发业的贷款项目中也普遍存在,部分旅游开发项目由于经营状况不理想,导致银行贷款效益较低,回款质量较差。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及信贷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中首要面对的问题。
对贷款项目实施有效的项目贷款后评价是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提高贷款效益的重要保证。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金融组织和发达国家就将项目贷款后评价理论运用于项目管理中。目前,世界银行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项目贷款后评价制度方法及工作程序,对贷款方关于项目的决策、执行、运营及社会环境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估,成为监控贷款效益的有力工具。
我国银行关于项目贷款的评价多重视贷款前评估,评估内容多关注项目的财务能力,尤其是现金流分析(黄志勇、祁中等,2013;冯丽娜,2011),但由于存在对项目经营效果预期过高,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考虑不足等问题,评估效果不够理想。我国有关项目贷款后评价的政策规定较少,《中国建设银行贷款项目后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仅对项目贷款后评价的程序及制度做出了简要说明。有关项目贷款后评价的理论研究仍较为缺乏,尚未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培训机制和贷款后评价体系,而具体到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本文将基于层次责任理论,从多维度构建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同时借助实际案例和D-S证据推理模型予以实证检验,一方面有利于对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实施有效的贷款后评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实践中提高银行贷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降低信贷风险,提高贷款的管理水平。
二、层次责任理论与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
层次责任理论(Levels of Responsibility Theory)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多方面内容,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主决定责任(即慈善责任)之和,其中:经济责任是指公司必须负有生产、盈利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遵守包含着基本伦理道德的法典规定,在法律要求下履行经济使命;伦理责任是指虽未上升为法律但公司仍应履行的某些义务,包含着广泛的企业行为规范和准则,体现了对消费者、雇员和正义价值观的全面关注,也反映了尊重和保护股东权利的道德精神;慈善责任是指非由法律和伦理所约束的,企业可自行决定是否参与的义务,体现了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这四种责任不是等量齐观的,可以看成一个“金字塔”,从下往上依次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经济责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为没有经济责任,对其他三个方面责任的讨论将失去意义。
就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而言,这四部分内容也并非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同时存在于商业银行活动之中,即基础责任与高层次责任。基础责任指的是商业银行的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体现了社会对商业银行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商业银行存在及发展的前提条件;高层次责任指的是商业银行的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体现的是社会对商业银行更高层次的要求,实际上是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行为的“软约束”。
因此,作为银行贷款项目的贷款后评价,尤其是关于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贷款,不仅要重点考察其经济效益,同时需重视其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要考虑影响该贷款项目经济责任实现的各因素,其中包括借款人信用评价、贷款使用及偿还评价、项目财务效益评价等;其次要考虑到影响贷款项目高层次责任实现的各因素,其中包括环境效益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通过多维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实现层次责任理论与评价指标体系间的一一映射(如图1所示),以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三、商业银行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层次责任理论,本文将从两大方面、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同时由于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涉及对象较多,内容复杂,因而指标选择时,不仅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指标的可获得性,兼顾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还应考虑指标体系是否能真正反映贷款项目存在的问题,体现此类贷款的特点。
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首先,指标体系应保证科学性,即科学、准确地理解并把握贷款后评价的内容,同时又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及处理方法的先进性;其次,指标体系应具有逻辑性,即作为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应当按照一定的逻辑分解成若干子系统,在系统的不同层次选取相应的指标,这也有利于银行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调控;再次,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比性和指导性,作为运营后某时点做出的新评估,贷款项目后评价不能与前评估割裂,而应当与前评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偏离度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银行贷款管理部门对此类风险点予以重点关注;最后,指标体系应具有简洁性,即在保证内容科学、完整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指标的数量,因为指标分得过细,难免会导致指标与指标间重叠或者对立,造成评价结果出现误差,所以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当简单明确且具有代表性、易于操作。
2. 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科学性、逻辑性、可比性等原则,在广泛调查收集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世行、亚行对项目贷款后评价的相关规定,本文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目标层指标1个,准则层指标5个,指标层指标22个。
3. 指标权重的确定。在指标赋权过程中,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充分考虑了专家经验或知识在解决问题上的优势,在多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上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本文咨询审计、金融、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发出指标权重调查表15份,收回有效调查表12份,在此基础上借助AHP软件,最终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以准则层为例,首先构造判断矩阵(见表1),将其输入AHP软件,求解得出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并检验运算结果是否通过一致性要求。

 

 

 


通过运算得出准则层特征向量W=[0.431 4,0.156 3,0.223 4,0.053 2,0.135 7]T,λmax=5.121,CI=0.012 3,因为此矩阵为5阶,所以K=5时,RI=1.12,CR=0.011<0.1,通过一致性检验。
依据上述步骤,可得出商业银行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的单层次指标权重(见表2)。
四、商业银行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的检验
为了验证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方法的效度,本文选取中国银行的某项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为评价对象,运用D-S证据模型予以综合评价,一方面得出该项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的总体绩效,为进一步提高对此类贷款项目的管理水平提供对策建议;另一方面,验证依据层次责任理论构建的贷款项目后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效借鉴。由于D-S模型运算较为复杂,本文借助IDS软件予以建模。
1. 模型建立。本文构建的商业银行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体系,共5个准则层指标,22个指标层指标。对于定性指标,分别设定:优秀(H5)、良好(H4)、一般(H3)、较差(H2)和很差(H1)五个等级;其分别对应的评价等级效用值:U(H1)=0,U(H2)=0.25,U(H3)=0.50,U(H4)=0.75和U(H5)=1,而定量指标的设置只需在模型中代入相应变量的最优值和最劣值即可。
2. 模型运算。首先,在IDS软件中建立好贷款项目后评价模型;其次,输入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及评价值(见表3、表4);最后,按照软件预先设置的参数,得到上层指标的评价分布情况。
3. 计算分步式评价结果。通过IDS软件运算得出商业银行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的结果分布为:S(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很差,0%),(较差,0%),(一般,20.13%),(良好,53.49%),(优秀,13.47%),(未知,0.13%)}。由此可以看出,该项银行贷款项目后评价的效益处在“良好”和“一般”状态,“优秀”的置信度相对较小,不存在“很差”或“较差”的情况。因此从总体来看,该项银行贷款的总体效益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仍未达到最优状态。
准则层各项指标平均效用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借款人信用分析(78%),贷款使用、收回情况(73%),项目建设及运营评价(71%),项目社会效益(67%)和项目生态效益(64%)。这说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的经济效益总体较好,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水平则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与层次责任理论相一致,说明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水平所限,商业银行更多考虑如何“获利”,来履行好基本的社会责任;而较少能考虑到“高层次社会责任”,而这也为银行相关部门的贷款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指标层各项指标平均效用值较好的有:资信评级、资产负债率、财务净现值偏离率和贷款实际使用率,都几乎接近100%。而贷款收回及时率、利息偿还及时率、对文化交流的贡献程度、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等指标的效用值相对较低,这也符合目前该类贷款项目经营、管理现状:一方面,目前此类贷款项目的借款人资信情况均较好,项目的收益也能得到可靠保证;另一方面,针对项目贷款的还款管理仍有待加强,恶意拖欠贷款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且此类贷款项目的社会及生态效益均未得到应有重视,因此绩效也相对较差。而为了真正体现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的作用,银行在实施贷款后评价时也应加强对社会及生态效益的关注,以突出银行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1. 结论。基于层次责任理论建立的商业银行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后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较好,值得推广。在指标权重确立上,经济性指标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而生态效益指标的权重不断提升,社会效益指标的权重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D-S评价模型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综合处理,避免了由于主观性造成的评价结果“失真”问题,确保了评价过程的准确性,最终得出该银行贷款项目后评价的值为“良好”。
2. 政策建议。针对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贷款的几处“易燃点”,相关部门应当重点关注,提高管理水平以减少信贷风险,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转变贷款管理理念,提高社会责任感。银行贷款的社会及环境效益评价是衡量银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此方面的贷款后评价却相对较少。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贷款项目不仅要考虑贷款本身的经济性责任,而且要考虑其能为社会带来的社会及生态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与我国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相契合,实现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良性循环,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降低贷款风险。
(2)关注贷款及利息的使用、收回情况。一方面银行信贷部门要关注有无资金挪用情况及款项的用途;另一方面要注意本金、利息的偿还是否及时且足额。对于不良贷款,应立即与借款人沟通,以查明原因并制定对策,为类似问题的出现做好预警。
(3)有效评估项目的运营能力。银行对文化旅游开发业予以贷款扶持,看重的是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因此,银行信贷部门在贷款审批前,应进行独立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了解当地旅游现状以及该项目的发展前景,合理预测游客接纳量,而不能仅仅依靠项目方提供的市场分析报告。同时,对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及倾向应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及有效预判,对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的旅游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其面临的收款风险也会更小。
主要参考文献
黄志勇,祁中等.世界银行的经验及其对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启示[J].东南亚纵横, 2013(12).
冯丽娜.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项目贷款评估问题浅析[J].经济论坛,2011(9).
Guido Ferrari,Tiziana Laureti.Evaluating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in the Italian university[J].Evidence from Florence,1993(1).
Juan L. Nicolau. Leveraging profit from the fixed-variable cost ratio: the case of new hotels in Spain[J]. Tourism Management,2005(1).
王丽.浅论世界银行公路交通贷款项目后评价的框架及思考[J].公路,2013(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情景计算机模拟的重大工程组织、流程与战略资源协同研究”(编号:712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