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 10 期
财会月刊(10期)
参考借鉴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研究综述

作  者
王雪媛,秦晓东(副教授)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州 350108)

摘  要

      【摘要】20世纪90年代开始,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正式展开。此后,学术界不断就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提出新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基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及演变规律、本质三个方面,概括国内学术界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及国外学术界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实证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公允价值计量研究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脱手价值;市场参与者;会计准则一、引言
公允价值概念最早出现于第43号会计公报中。这一公报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53年发布,其规定“在计量因证券交换换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时,需考虑所付对价的公允价值”。随后的几十年中,在学术界不断深化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同时,社会各界开始普遍接受企业应将公允价值引入财务报表中,采用双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确认和报告(周明春、刘西红,2009;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从最初仅在若干事项中运用公允价值到目前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不仅局限于金融市场交易,还拓展到商品市场交易等其他各种要素交易,实务界开始重视公允价值计量。
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之后的欧债主权危机中所暴露的相关会计核算和风险披露等会计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甚至政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激烈争论。我国财政部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企业和资产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目前市场深度不够等情况,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成熟做法,于2014年1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继续保持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本文的目的是回顾我国学术界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国外学者在实证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基于此提出未来公允价值计量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二、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规律及特点分析
(一)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规律
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历程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 157)的发布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展现出不同的演进模式。金融危机之前,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规律可以说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主要强调活跃市场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虽说争议不断,但总体上是在平稳中推进。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来自银行家、经济学家等社会各方的指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加快修订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试图解决金融危机所暴露的会计问题。金融危机仅是非活跃市场环境下的一种极端情况,但这一危机的爆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重视。不管是FASB发布的工作人员立场报告,还是IASB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 13),都开始了对公允价值定义内涵的全面性审视。
国内有学者对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发展规律。谢诗芬(2006)从FASB和IASB两大研究体系中总结出六大发展规律,见表1。

 

 

 

 


王海连(2012)对美国公允价值定义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也同样发现其演进是一种由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趋势,与谢诗芬(2006)总结的六大发展规律相同。而胡庭清(2009)通过对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推导出制定主体的研究行为导向。他认为两大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定义的研究视角不同。其中, FASB从规范市场秩序的角度而IASB从市场参与者角度对交易情况的认识程度来研究公允价值。二者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允价值研究体系。
(二)公允价值定义的特点
1. SFAS157出台前公允价值定义的特点。
(1)广义的界定。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一直采用广义的界定方法,直到SFAS 157的发布(黄学敏,2004)。此前,公允价值的定义强调了使计量结果符合公允性,而没有对计量时点、价值基础进行明确界定,同时未考虑交易双方具体情况不同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2)定义不具有操作性。于永生(2007)认为, 在SFAS157发布之前,FASB对公允价值下定义时没有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他认为这一模糊的定义没有为实务界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南,致使实务界运用乱象的出现。过去的公允价值定义失之宽泛,对企业实际运用公允价值而言,它的操作性不强(刘明春、刘西红,2009)。该定义没有明确主体是在购买或是出售资产、过去还是现在或是其他时点的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金额等。由于准则中缺乏明确、具体的理论规范和阐释,会计人员在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为企业虚构财务报告留有余地,从而使得企业的持续经营存在隐患。例如,安然公司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应该为其破产承担实质性的责任(Topping,2002;Benston,2006)。
2. FAS157出台后至金融危机期间公允价值定义的特点。FASB于2006年9月发布SFAS157,在次年的11月开始正式实施。它是美国首个针对特定计量属性而制定的专属准则。这一准则动摇了历史成本作为财务会计最主要的计量模式的地位,意味着公允价值很有可能将其取而代之(于永生, 2007)。它统一规范公允价值的定义,强调以脱手价值和市场参与者的角度以及公允价值级次来考虑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该准则建议评估师在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估值时尽量避免或谨慎使用不可以直接或间接得到的参数。然而,2008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使得活跃市场和有序交易都难以存续,很多交易是投资者在没有考虑企业实际经营业绩的情况下进行的恐慌性抛售,公允价值失去了可靠的计量基础。因此,公允价值成为金融机构的“替罪羊”(于永生,2009;刘思淼2009;黄世忠,2010)。实际上,金融危机只是暴露了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性以及当前公允价值会计层级的不足,明确了财务监控和针对管理行为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Laith Abdullah Alaryan,Ayman Ahmad Abu Haija,Ali MahmoudAlrabei,2014 )。
3.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定义的特点。美国的银行在之前的危机中受重创。许多经济学家和银行家认为,SFAS157的要求是2008年危机的原因之一,因此一场“修正规定或废除规定”的运动开始了 。在这一背景下,FASB发布了工作人员立场报告。在建立全球统一的会计目标的前提下,IASB借鉴SFAS 157,发布了IFRS 13,我国也于2014年发布CAS 39。
(1)公允价值为计量日而非交易日价格(计量日观)。“计量日”概念最早正式出现在SFAS 157中。学者对公允价值计量日的讨论主要是基于动态观和契约观两个角度。
一是动态观。学者普遍认为,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能及时反映企业的信息。葛家澍(2007)指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市场无关的三级估计除外)随着作为价值影子的市场价格的消长而变动。“计量日”代表公允价值计量不是一种静态的计量。首先,“计量日”代表的是达成承诺的当天以及之后的每个报告时点,是一个连续和动态的计量。其次,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即使是相同的资产或负债所处的时间节点不同,其价值也不同(石磊,2008;周明春、刘西红,2009)。王海连(2012)认为主体从事交易活动的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其持有的资产、负债及权益项目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波动,只有动态地反映其变动过程,才能捕捉主体活动的全貌,合理评价主体业绩。
二是契约观。葛家澍(2007)认为“计量日”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是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点,即确定承诺的那一天或是其中的某个时间点;其次是后续计量的时点,即之后的每个报告日。它是代表假想交易的一种双方意欲成交的承诺,而承诺是构成契约的要件。
有学者对契约与公允价值关系进行探讨(刘浩、孙铮,2008;陈宏亚,2012)。他们发现我国现在仍处于产权保护相对缺失的环境中,只有深刻解读会计信息所处的契约环境,才能真正为公允价值计量寻找有效的执行机制。而新定义中的“计量日”、“有序交易”、“转移”等表述为公允价值具体操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契约环境,保障公允价值的有效实行。正如,王海连(2012)基于市场信息确定负债公允价值的要求与“转移”的实质是相同的,因为“转移”是建立在买卖双方平等交易额基础之上的,它排除了“清偿”一词中隐含的特定主体可能存在的优势或劣势。
(2)脱手价值观。
首先,脱手价值观的有用性。FASB认为脱手价值是适合的,因为它是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对与资产和负债相关的未来流入与流出的当前预期(Robert F. Reilly,2013)。而强调流入和流出的概念与SFAC.NO.6《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关于资产、负债的定义一致(于永生,2007;李红霞,2008;葛家澍,2009;支晓强、童盼,2010)。Barth和Landsman进一步阐明FASB采用脱手价值的另一原因是,因为其更注重主体持有当前资产的财务状况(面向现在),而不是计划购置资产(面向未来)的财务问题,所以,更倾向于从卖方视角出发, 将公允价值界定为脱手价值。正如Penman,Richardon及Tuna(2007)所说的,脱手价值通常与市场价值相等。陈旭东、逯东(2010)认为计量经济价值的最好且可获得的指标是市场价格,它代表着将来和已经存在的企业内部信息。只要我们知道交易价格就可以轻易地推出市场价值。当金融市场处于活跃状态时,企业想要操作市场价格相对比较困难。
其次,脱手价值观的局限性。
一是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实反映原则)。李红霞(2008)指出,假如现在我国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都采用脱手价格,这一做法会使现行的会计处理与传统会计处理有很大的差异。首先,在初始计量时,相对于采用进入价格对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而言,退出价格是否更能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其次,“第一天利润”问题。关于这一问题还不存在一致认可的观点,学者还没有有效的证据能够证明“确认交易日的利润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同时,葛家澍(2009)对初始确认时购入一项资产不以购买价而以出售价确认和计量是否符合如实反映的要求存在质疑。他认为这将使得会计处理以及报表的编制变得复杂。此外,估计资产的脱手价格时要考虑资产的最高和最佳用途,这样可能会使得资产的价值最大化(John Dixon and Yuliya Frolova ,2013)。
二是无法反映资产在企业特定经营中的价值。部分学者认为,出售并不是企业拥有资产的唯一用途。某些与特定企业高度适应的固定资产,在其他企业没有价值,其转售价就为零。如果一概而论地使用以市场为基础的脱手价值对资产进行计量,不考虑资产的专用性水平,就无法反映其在企业特定经营中的真实价值,有可能低估资产的价值。(Ronen,2008;徐新霞,2011;周熠皓、张盛勇,2014)。赫振平、赵小鹿(2010)指出,第三层次的取值与以脱手价值为假设基础的公允价值相去甚远,若要坚持公允价值的定义,就应排除第三层次的取值,否则就必须修改公允价值的定义。徐新霞(2011)运用经济学资产专用性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非活跃市场下的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该学者认为以脱手价格来计量专用性水平高的资产的做法有待考究。因为该做法独立于特定报告主体,不能够传递出企业内部的私有信息,进一步加剧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不能表明该资产的本质特征与持有目的。周熠皓、张盛勇(2014)认为,企业资产专用性水平越高,资产丧失变现价值的风险越高。
(3)市场参与观。
首先,市场参与观的有用性: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葛家澍(2009) 指出市场定价程序满足会计信息所需要的一个基本特征——“如实反映”,这确保不同的东西看起来很相似,但同样的事情看起来不同。这提高报告主体之间公允价值计量的一致性和可比性(Robert F. Reilly,2013)。同时,张白玲等基于博弈论视角认为,从交易双方到市场参与者的改变,使得交易结果不是由两个决策主体直接决定的,而是由市场所有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博弈的均衡结果。通过多次博弈,实现帕累托改进,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以确保参数的稳定,从而使得信息更具有可比性。
FASB在强调市场参与观时,特别强调了在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的三级估计问题。Jennifer Altamuro·Haiwen Zhang(2013)以82家银行控股的公司的管理报告为样本。对2008 ~ 2011年期间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特别是当标的资产处于非活跃市场上,相对于采用公允价值第二层级(即市场价值),采用第三层级(涉及的重要不可观察的参数主要来自于管理层判断和假设)对按揭服务权(MSR)的计量能产生更高质量的估值,更能表明标的资产的经济属性。
进一步说,SFAS157要求第三层级的计量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计量,即使它不可观察。公司如何去决定一个不可观察市场的计量,这始终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基于市场计量或特定主体计量的第三级次的参数,研究谁更能够加深我们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层级的理解(Bradley E. Hendricks·Catherine Shakespeare,2013)。
其次,市场参与观的局限性。
一是扩大盈余管理空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2007)指出,很大部分交易是企业所特有的,SFAS 157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使得企业没有意义地去搜寻假定市场和市场参与者,这样会加大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空间。支雪娥(2009)、支晓强、童盼(2010)认为目前我国市场不完美,许多资产还没有形成活跃的交易市场,无法寻找到市场参与者参数的情况很多,同时企业估计误差可能会很严重。Laith Abdullah Alaryan, Ayman Ahmad Abu Haija(2014)选取了约旦的45家公司在公允价值运用前后十年间(1997 ~ 2006)的年报,检验了公允价值会计对财务报表操纵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之后,操纵财务报表的公司数量有增加。这是由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市场深度还不够,许多资产的交易市场仍然不活跃,所以要依靠管理层采用不可观察的参数进行估值,这就为管理层操纵财务报表提供了可能。同时,审计师也无从判断管理层是否考虑了市场条件,所以很容易造成误报。
二是不符合财务报表的目标。Ronen(2008)认为,财务报表既要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又要能够满足经营管理的责任。以市场为基础的脱手价值既不能反映出资产的使用价值,也不能较好地计量管理者使股东权益增值的能力,同时不能有效地预防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不符合经营管理的责任。有学者提到: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的寿命是无限的。这样,非货币资产会正常履行其功能,如存货会预期能够得以售出,而固定资产预期会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得以充分使用。那么,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是固定资产的使用信息,而不是固定资产有可能出售或重构。
然而会计并不是一门精确的艺术,判断、假设和估计是会计本来所固有的。即使采用特定主体对公允价值进行界定本身也不能避免这些主观行为。除了计数以外,所有计量都包含误差,我们需要做的是确定可接受的误差限度。如果计量结果在这个限度之内,就可以被认为是真实的,即是事实。
(三)公允价值定义在会计准则和资产评估准则中的差异
 部分学者对公允价值概念在会计界和资产评估行业的区别进行探讨,他们认为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内涵和外延要比前者更加广泛,会计界的公允价值属于资产评估界中公允价值的一个分支(姜楠,2002;蒋北、白冰 ,2007;姜楠,2009)。公允价值含义在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面临市场条件假设前提不同、市场条件不同以及性质不同等(欧阳文晋,2012;白杨、愈见波,2012)。
对文献的回顾表明,首先,现有研究对目前的公允价值定义的理解达成一致。其次,公允价值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环境的不同,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公允价值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
三、公允价值的本质
学者普遍认为公允价值的本质是客观价值(谢诗芬,2003;黄学敏,2003;任世驰、陈炳辉,2005)。当前研究中对其本质的定位主要形成以下四种观点。
(一)独立计量属性观 
部分学者认为,公允价值是与其他计量属性相互独立、并行的一种计量属性(葛家澍,2001;牛耕、何慧,2006;王海连,2012)。葛家澍(2001)提出公允价值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它是与历史成本、市场价格及现行成本并驾齐驱的、不同的计量属性。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将公允价值作为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等计量属性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的计量属性。同时王海连(2012)认为,虽然不同计量属性计量结果会相同或相似,但各计量属性在内涵上仍是相互独立的,有着不同的特质。因此,公允价值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是对计量对象内在价值的客观测量。
(二)复合计量属性观
许多学者认为,公允价值不是一种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而是与各种计量属性相互联系的,具有复合性质的计量属性(常勋,2004;王建成,2007;尹夏楠,2009;文平,2009)。正如谢诗芬(2004)指出的,公允价值是一个复合的计量属性,其他计量属性是它的表现形式。同时,戴光明(2010)也指出,会计是为了反映经济业务实质,实现公允的真正目的,在不同的时点,根据不同的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应该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从这层含义上,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计量属性。王钰(2012) 倾向于将公允价值称为一种与历史成本“对立讨论”的计量属性,即公允价值是一种组合计量属性,其他计量属性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公允价值。
(三)计量目标观
FASB曾于2000年对公允价值的本质进行定位,它不认为其是一种具体的计量属性,而是把它确认为会计计量的目标,指出企业使用其他的计量属性都是以公允为目的。有学者认为,与其将公允价值界定为一种计量属性,不如将其作为所有会计计量属性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即试图达到的理想目标(朱继军,2004;刘浩、孙铮,2008)。乔玉洋(2010)认为,目前的市场环境还不能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允价值提供生存的土壤,它只是我们所追求的完美价值。这就给其他计量属性为取得公允价值而不断改进提供了内在动力。牛晓叶、 曹志文(2011)基于公允价值的含义、产生和估值方法来探讨公允价值的本质问题,得出其是所有计量属性力求达到的目标。
(四)检验尺度观
有学者认为,公允价值是计量的一种检验尺度(石本人、赖红宁,2001;董必荣,2010;张白玲、张贤萍、杜孝森,2008)。 石本人、赖红宁(2001)不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具体的计量属性,认为把它作为检验的尺度更符合它的内在属性。判断一种计量属性是否与公允价值的定义相一致,取决于使用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是否符合决策有用观。董必荣(2010)认为,FASB在SFAS157中将公允价值概括为一种理想的标杆。公允价值是衡量其他计量属性是否公允的标准,在完美的市场环境下市价最能代表公允价值。 张白玲、张贤萍、杜孝森(2008)认为在不同的视角下,不同的计量属性在不同的时点都能代表公允价值。本质上就是公允价值是用来检验计量结果是否符合会计目标的尺度。
此外,周中胜、窦家春(2011)提出建构以市场价格(即价值的表现形式)为计量属性基础的会计计量属性体系的设想,其中把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个计量企业整体价值的综合性概念。
目前第二种观点是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公允价值本质的必然要求。虽然从形式上看,计量目标观和检验尺度观有区别,然而从实质上看,二者都是将公允价值视为一种观念上的理想价值、一种质量特征,用于描述和度量其他计量属性的共性即追求“公允”的目的。
四、总结过去的几十年间,学术界不断就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提出新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深入。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否是计量金融工具最主要的计量属性”这一问题上,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成为普遍接受的观点。但是“是否所有资产和负债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及“是否列报所有公允价值信息及其质量特征”等问题尚未得出普遍认可的观点。
本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表明,在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上,尚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而未来的相关研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对公允价值计量内涵和内容的影响。公允价值定义和内容的演变过程表明,人们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内容等基本问题的认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实现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总体要求,这些都推动了我国会计变革。会计不仅是一项资源配置的手段,同时还是一项政策工具,而计量属性是会计的核心。所以,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变化、政治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强化人们对其的理解与认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未来发展方向又将如何?
2. 对会计观念更新的理解。企业是否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及公允价值的本质到底是一个独立的计量属性还是复合计量属性或计量目标,抑或是评价标准。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会计观念更新的理解。从2006年建立新企业会计准则以来,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转为决策有用观以至投资者保护目标(谢志华,2014),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转为公允价值,或是收益确认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会计观念的更新使得会计信息需要更加面向市场(张先治等,2014)。对会计观念更新意义的深入理解有助于解决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很多基本问题。
3. 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第三级次问题。最新定义提出“市场参与者”、“脱手价值”,这些术语表明企业要加强与市场的互动以及强化管理者必须对公司各种运作所处的开放的经济社会环境有全面的认识。然而,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很多市场还缺乏深度,并非所有交易都有活跃或半活跃的市场为其提供可观察的参数。对此,公司如何去决定一个不可观察市场的计量,这始终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基于市场计量或特定主体计量的第三级次的参数,研究谁更能够加深我们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层级的理解。同时,资产评估行业对企业会计进行公允价值估值时有何帮助?
4. 道德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公允价值所强调的“公平、允当”的界定以及估值假设的确立取决于管理者的职业判断。道德作为约束和影响人们行为的关键因素,研究道德对于企业运用公允计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止逆向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为企业人员道德行为的培养创造了历史的机遇。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道德对公允价值运用的影响,即研究道德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作用机理以及道德影响公允价值运用的衡量指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黄学敏.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会计研究,2004(6).
周明春,刘西红.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9(9).
Topping,M. Enron highlights the fair value accounting problems[J].Financial Products,2002(5).
Benston,G. J.  Fair-value accounting: A cautionary tale from Enr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 public policy, 2006(25).
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评介[J].会计研究,2007(10).
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J].会计研究,2009(8).
黄世忠.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J].会计研究,2010(6).
王海连. 国际视角下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陈宏亚.公允价值研究回顾及展望[J].经济管理,2012(4).
刘浩,孙铮.公允价值的实证理论分析与中国的研究机遇[J].财经研究,2008(1).
John Dixon,Yuliya Frolova. Accounting for good govemance:The fair value challenge[J].Corporate govemance,2013(13).
徐新霞.公允价值第三级次计量:悖论、成因与改进[J].会计研究,2011(10).
周熠皓,张盛.金融错配、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J].会计研究,2014(8).
胡庭清.公允价值可靠性研究:述评与启示[J].财会通讯,2009(30).
曹越,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改革[J].会计研究,2009(2).
牛晓叶,曹志文.公允价值本质探讨:计量属性还是计量目标[J].财会月刊,2011(4).
董必荣.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10).
周中胜,窦家春.公允价值运用与计量属性体系构建[J].会计研究,2011(11).
张先治,傅荣,贾兴飞等.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与行为影响的多视角分析[J].会计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