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 9 期
财会月刊(9期)
教学之研究
持有至到期投资教学之“模拟贷款法”

作  者
吴荷青(副教授)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乌鲁木齐 830012)

摘  要

【摘要】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教学的难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模拟贷款法”这一简化的会计核算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模拟贷款法;会计核算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本质
持有至到期投资,指企业有明确意图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且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贷款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包括企业持有的其他企业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
从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的含义中可以看出: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后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会计》指出:贷款的会计处理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大体相同。由此可见,持有至到期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企业发放给另一企业的贷款,但这一贷款是以债券的形式体现的。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模拟贷款核算法原理
1. 模拟贷款核算法原理介绍。持有至到期投资既然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种贷款,那么它实际上就是企业现在先行垫支本金,然后在未来的时间内就可收到确定的利息,且到期就可收回一笔固定资金即债券面值。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这里的未来现金流量是指确定的利息与到期的债券面值,当前账面价值是指先行垫支的本金。因此,企业所获得的投资收益就是先行垫支的本金与实际利率计算得出的利息,但这一投资收益与企业实际收到的未来现金流量是不相同的。
这是因为发行债券的企业是按照债券的面值与债券所记载的票面利率来支付利息的,由此造成了企业实际应获得的投资收益与应收到的款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收到的款项大于应获得的投资收益,多出的部分就相当于企业又收回了一部分本金;反之,如果收到的款项小于应获得的投资收益,少收到的部分就相当于企业又多垫了一部分资金。如果垫支资金发生了变化,就应该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即通过利息调整明细账户来反映这一变化,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明细账户与利息调整明细账户共同反映企业所垫支资金的情况,这也正是T形账户法形成的基础。
2. 模拟贷款法的运用。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的难点就是各期投资收益与利息调整的计算,但是如果理解了模拟贷款法的核算原理,这个计算就将变得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掌握,学生出错的概率也将大幅度下降,运用起来也将更加得心应手。该方法的关键点就是要先确定各期投资收益与应收利息的数字,而利息调整的数字通过借贷平衡以后确定的,投资收益就是到目前为止企业已累计垫支的资金与实际利率的乘积,应收利息就是债券面值与票面利率的乘积。投资收益与应收利息确定之后,利息调整的数字与借贷方向自然而然就确定了。到目前为止企业累计已垫支的资金,是企业发行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加上以后各期少收的投资收益款,或者减去以后各期多收的投资收益款。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示例
本文以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的例题来进行示范,原例题为:
20×0年1月1日,XYZ公司支付价款1000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为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XYZ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因此实际利率为10%(由于篇幅所限,省略了各年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XYZ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1. 购入债券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 250;贷:银行存款1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2. 20×0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时:投资收益=1 000×10%=100(元),即为到目前为止企业累计已垫支的资金乘以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1 250×4.72%=59(元)(债券面值×利率)。
由此得出利息调整的数字为41元,且在借方。由于从发行债券方收到的利息款项小于企业实际应得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应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没有收到,所以企业垫支的资金又多出了41元,至此企业垫支的资金达到了1 041元。
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贷:投资收益100。
3. 20×1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时:投资收益=1041×10%≈104(元),即为到目前为止企业累计已垫支的资金乘以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1 250×4.72%=59(元),即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由此得出利息调整的数字为45元,且在借方,企业垫支资金多出45元,至此企业垫支资金达到了1 086元。
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5;贷:投资收益104。
4. 20×2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时:投资收益=1086×10%≈109(元),即为到目前为止企业累计已垫支的资金乘以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1 250×4.72%=59(元),即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由此得出利息调整的数字为50元,且在借方企业垫支资金多出50元,至此企业垫支资金达到了1 136元。
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0;贷:投资收益109。
5. 20×3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时:投资收益=1 136×10%≈114(元),即为到目前为止企业累计已垫支的资金乘以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1 250×4.72%=59(元),即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由此得出利息调整的数字为55元,且在借方,企业垫支资金多出55元,至此企业垫支资金达到了1 191元。
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5;贷:投资收益114。
6. 最后一年时,由于企业到期要收回垫支的资金也就是1 250元,所以利息调整的金额为:1 250-1 191=59,而应收利息仍为:1 250×4.72%=59(元),即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因此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9;贷:投资收益118。
收回垫支的本金时:借:银行存款1 250;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 250。
从实例可以看出: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在各年确认利息收入时,是先确定应收利息与投资收益,而后确定利息调整;而在最后一年由于需要进行尾数调整,则是先确定应收利息与利息调整,而后确定投资收益。这种方法只要是对银行存款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可以理解,避免了T形账户法学生只了解其形式不了解其本质的缺陷,而且不用学生判断折价与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利息调整方向,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黄秀南.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T型账户计算浅析[J].财会通讯,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