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 9 期
财会月刊(9期)
财会电算化
薪酬核算在用友U872中的实现

作  者
周 丽(副教授)

作者单位
(武昌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65)

摘  要

【摘要】 本文通过案例介绍用友U872“薪资管理”模块核算工资及“五险一金”的操作流程,针对用友U872“薪资管理”模块运用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以期对实务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薪酬核算;职工薪酬;五险一金目前实务中有些会计人员对用友U872“薪资管理”中薪酬核算处理不太规范。比如用友“薪资管理”中“应发合计”的金额是工资项目中所有增项项目的总和,“应发合计”是系统预设的工资项目,无法删除也无法修改。大部分会计电算化教材在讲述用友U872“薪资管理”都按照“应发合计”计提工资,可是工资项目中还包括“事假扣款”等工资项目,“事假扣款”是减少工资总额的,若将其设为减项,按“应发合计”的金额计提工资是否正确?另外通常在用友系统中会分步生成计提工资的凭证、计提企业应承担的“五险一金”的凭证、从工资中代扣职工个人应承担的“五险一金”的凭证、从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的凭证、上缴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的凭证,这种做法是否太过复杂,是否有简化办法?
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规范薪酬核算的账务处理,并运用用友U872的“薪资管理”模块完成工资、“五险一金”企业应承担部分的计提,扣缴“五险一金”个人应承担部分及个人所得税的操作。
一、案例基本情况
假设武汉市一家机械制造企业2014年9月份拥有职工8名,职工薪酬情况见表1。其中计税工资按上年平均工资计算;请假扣款按天算,即每天扣(基本工资/30)。

 

 

 

 

 

目前武汉市规定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为:
①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20%+个人缴费比例8%;
②医疗保险:企业缴费比例8%+个人缴费比例2%(个人另加7元/月的重大疾病险);
③失业保险:企业缴费比例2%+个人缴费比例1%;
④工伤保险:企业缴费比例0.5%,个人不用缴纳;
⑤生育保险:企业缴费比例0.7%,个人不用缴纳;
⑥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比例一样,分两档,单位可以选择5%(同时个人也缴5%),也可以选择10%(同时个人也缴纳10%),本例中选择5%。
二、薪酬相关账务处理
会计实务中,企业核算职工薪酬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下设“工资”、“五险一金”二级科目 ,“五险一金”二级科目下设“企业部分”、“个人部分”两个三级科目。通常情况下分三步来核算薪酬。
(一)计提工资及企业应承担的“五险一金”
企业应计提本月工资,并按照比例计算企业应承担的五险一金。企业应根据工资表中“应发合计”的金额计提工资,企业应根据“计税工资”的金额,按照“五险一金”缴纳标准,计算企业应承担的五险一金。即:
借:管理费用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企业部分
(二)发工资、扣个人应承担的“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
企业应将职工个人需要承担的“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从应发工资中扣除,剩余部分发放给职工。发放工资时,根据工资表中“计税工资”的金额,按照“五险一金”个人的缴纳标准,计算个人应承担的“五险一金”。并按扣除“五险一金”后的应发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从本期应发放的工资总额中扣除个人所得税。即: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
(三)上缴“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
最后,企业应根据转入“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的金额和“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计提的金额缴纳“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即:
借: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企业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三、用友U872“薪资管理”模块中的相关处理
首先,设置会计科目,在“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下设“工资”、“五险一金”二级科目 ,“五险一金”二级科目下设“企业部分”、“个人部分”两个三级科目。然后依次设置工资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工资分摊,最终生成计提工资及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的凭证,发工资、扣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及个税的凭证,上缴“五险一金”及个税的凭证。
(一)巧妙设置工资项目
在“薪资管理”模块进入工资项目,设置“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天数”、“请假扣款”、“五险一金企业部分”、“五险一金个人部分”、“计税工资”共八个工资项目。其中,“请假天数”、“计税工资”、“五险一金企业部分”不计入工资总额,增减项设为“其他”。
“五险一金企业部分”=“计税工资”×(20%+8%+2%+0.5%+0.7%+5%)=“计税工资”×36.2%;
“五险一金个人部分”=“计税工资”×(8%+2%+1%+5%)+7=“计税工资”×16%+7。
因此可将“五险一金企业部分”的公式设为“计税工资×0.362”,“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的公式设为“计税工资×0.16+7”。
“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和“实发合计”这三个工资项目是系统预设的,无法修改公式。系统默认“应发合计”是所有增项之和;“扣款合计”是所有减项之和;“实发合计=应发合计-扣款合计”。“请假扣款”是减少工资总额的,理应将增减项设为“减项”, 但如果“请假扣款”设为“减项”,则不会计入“应发合计”而是直接计入了“扣款合计”。本例中,企业计提工资应按“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扣款”为基数计提。因此笔者认为将“请假扣款”作为增项处理,将公式设为负数形式,即“请假扣款= -请假天数×基本工资/30”最合适,此时“应发合计=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请假扣款”。这八个工资项目设置的具体信息如表2所示。

 

 

 

 

 

 

 


(二)修改个税起征点及税率表
用友U872中个人所得税系统预设的起征点及扣缴比例是旧的,应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进行更改。个人所得税按照“实发合计”来计提,基数改为3 500,附加费用改为0,上下限、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也要一并修改,见图1。

 

 

 

 

 

 

 

 


(三)工资分摊的设置
笔者将工资分摊设置为三个步骤:计提工资及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发工资、扣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上缴“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
步骤一:计提工资及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
在“工资分摊”中增加“计提类型名称”为“计提工资及五险一金企业部分”,然后按照分摊计提比例100%进行设置,进入“分摊构成设置”界面时,根据人员类别和部门名称把公司员工划分为三种,经理办的管理人员、销售部的销售人员和车间的生产人员。工资项目选择“应发合计”分摊工资,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薪酬”、“销售费用——薪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工资项目选择“五险一金企业部分”分摊企业应承担的五险一金,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薪酬”、“销售费用——薪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贷记“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企业部分”,如图2所示。

 

 

 

 

 

 

 

步骤二:发工资、扣个人应承担的“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
在“工资分摊”中增加“计提类型名称”为“发工资扣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及个税”,然后按照分摊计提比例100%进行设置,进入“分摊构成”设置界面时,根据人员类别和部门名称把公司员工划分为三种,经理办的管理人员、销售部的销售人员和车间的生产人员。发放工资时,工资项目选择“实发合计”,分录为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记“银行存款”;扣职工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时,工资项目选择“五险一金个人部分”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中扣除职工个人应承担的“五险一金”,分录为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记“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个人部分”;代扣个人所得税时,工资项目选择“代扣税”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由企业代缴,分录为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记“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步骤三:上缴“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
在“工资分摊”中增加“计提类型名称”为“上缴五险一金及个税”,然后按照分摊计提比例100%进行设置,进入分摊构成设置界面时,根据人员类别和部门名称把公司员工划分为三种,经理办的管理人员、销售部的销售人员和车间的生产人员。上缴五险一金时,工资项目选择“五险一金企业部分”和“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分录为借记“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企业部分”、“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个人部分” ,贷记“银行存款”;上缴个人所得税时,工资项目选择“代扣税”,分录为借记“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贷记“银行存款”。
(四)生成凭证
在工资分摊中勾选“明细到工资项目”后选择所有的核算部门、选择所有的计提费用类型,并勾选“合并科目相同、辅助项相同的分录”,进入生成凭证的界面。依次选择“计提工资及五险一金企业部分”、“发工资扣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及个税”、“上缴五险一金及个税”三个计提类型,生成三张凭证。
1. 计提工资及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利用表1数据)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30 178.33     
    销售费用——薪酬 19 306.00     
    管理费用——薪酬 19 539.33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1 466.66  
         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企业部分
 17 557.00(计税工资×0.362)  
2. 发工资、扣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1 466.66     
    贷:银行存款 42 743.55  
         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个人部分
 7 816.00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907.11  
3. 上缴“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企业部分
 17 557.00     
    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个人部分
 7 816.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907.11     
    贷:银行存款 26 280.11  
主要参考文献
汪鸿艳.利用“保险福利”和“薪资管理”模块核算“五险一金”[J].财会月刊,2011(10).
胡克训.职工薪酬计量与会计核算解析[J].财会通讯,2009(13).
许长荣.构建“五险一金”计算的EXCEL模板[J].财会月刊,2009(28).
陈欢欢.用友ERP-U8.72薪资管理的常见问题[J].财会月刊,2014(5).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应用技术型大学财会人才电算化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4B292);武昌工学院科研立项资助课题“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3JYZD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