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 10 期
总第 662 期
财会月刊(下)
案例与分析
反观房地产上市公司“涉矿”行为

作  者
戚拥军(博士) 邓曦东(教授) 钟海燕(博士)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2)

摘  要
      【摘要】房地产上市公司“涉矿”行为是其捕捉市场热点的常用手法。本文以中弘股份为例,说明了其“涉矿”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大幅提升股价,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内在价值,曾参与其战略重组的建银国际大规模地减持套现直至完全退出就是最好的证明。笔者认为,投资者要尽量避开拥有热门概念的股票,不要“高位接盘”;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股东“借利好出货”的行为要严加监管,公司管理层也要善待投资者。
【关键词】“涉矿”行为   信息不对称   减持套现      自2010年以来,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我国出台了各种“限贷限购”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与之相伴的是房地产上市公司暴利时代的终结和股价的持续低迷。与房地产上市公司相反的是,黄金、稀土等矿产资源股的价格却大幅走强,国内A股甚至出现了“逢矿必炒、涉矿必涨”的局面。于是,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收购矿业公司的股权,开始涉足矿业。这些“涉矿”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价在短期均出现了大幅上涨,与其他“非涉矿”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价形成了鲜明对比。下面将以中弘股份为例,简要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涉矿”行为的市场表现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中弘股份及其“涉矿”行为
中弘股份是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简称,股票代码为000979,其前身为?鄢ST科苑,因长期经营不善,导致公司严重资不抵债。2010年2月8日,?鄢ST科苑以4.36元/股向中弘卓业发行378 326 988股,向建银国际发行59 946 683股,以购买中弘卓业和建银国际持有的中弘投资100%股权以及中弘卓业持有的中弘兴业100%股权。2010 年3 月30 日,公司更名为“中弘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中弘地产”,股票代码保持不变。
      由此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正式转向房地产行业,是赶在2010年“房企暂停借壳”的政策实施前最后一家成功实现“借壳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从这一点来说,该公司无疑是最幸运的,但是在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日益趋紧的背景下,该公司的股价和业绩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升公司的股价和业绩,该公司开始涉足矿业。在2011年7月初,资本市场上就有该公司收购“中弘矿业”的传闻。2011年7月20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加公司经营范围的议案》,其中增加的第一项即为“矿业投资”,该议案在2011年8月5日获股东大会通过。2011年8月12日,该公司正式开始涉足矿业,拟以6 000万元收购“鑫兴矿业”49%的股权。2011年8月17日,该公司将证券简称变更为当前的“中弘股份”,2011年9月28日又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当前的“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这表明该公司正在淡化房地产主业,逐步转向多元化经营。
      2011年12月1日,该公司再度进军矿业,拟收购控股股东中弘卓业持有的“中弘矿业”61.54%的股权,收购价格为5.7亿元,并于2012年1月31日获股东大会通过;2012年4月26日,该公司又以4亿元的价格收购中信信托持有的“中弘矿业”38.46%的股权。这两次收购完成后,该公司将持有“中弘矿业”100%的股权。
二、中弘股份“涉矿”的市场表现
和其他“涉矿”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一样,中弘股份的“涉矿”行为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考虑到该公司在2011年7月20日发布将“矿业投资”列入其经营范围之前外界就有其“涉矿”的传闻,因此本文以该公司2011年6月底的收盘价为基础,分析其从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的股价变化情况,这段时间也是建银国际限售股解禁后大规模套现的时期。
      此外,为了比较中弘股份“涉矿”后相对于深市房地产板块的表现,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在此期间深市地产指数(399200)的累计涨跌变化情况以及该公司的股票在此期间所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其中,中弘股份累计超额收益的计算方式为:中弘股份的累计超额收益=中弘股份累计涨跌%-深市地产指数累计涨跌%。
表1给出了中弘股份与“涉矿”行为有关的几个重要日期的股价变化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在董事会审议将“矿业投资”列入其经营范围当日(2011年7月20日),该公司的股价大涨6.55%,相对于6月底的收盘价累计上涨29.38%;而深市地产指数在7月20日当天却下跌了0.06%,同期累计涨幅仅为0.54%。当公司对外正式发布该信息后,其股价反而大跌了4.69%,这说明中弘股份的“涉矿”议案在正式审议和发布前就已经有所泄露。
      2011年8月12日中弘股份开始正式“涉矿”,当日其股价以10.16元报收,相对于6月底的收盘价累计上涨36.93%,相对于深市地产指数的累计超额收益高达40.59%。并且当日的成交量高达54.34万手,换手率高达18.36%,双双创出年内新高,说明建银国际正在大规模套现。由于其所收购的资产并非外部传言的“中弘矿业”,而是三年未通过环评的“鑫兴矿业”,该信息正式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其股价大幅下跌4.33%,成交量和换手率再次创出新高,说明建银国际还在加速套现。
      随后,中弘股份的股价便一路下跌,直至该公司通过第二次和第三次“涉矿”,收购了“中弘矿业”的全部股权,其下跌趋势才从根本上得以扭转。随着其股价的逐步回升,建银国际再次启动其大规模的套现行动。
      下图更加直观地显示了在此期间中弘股份和深市地产指数的累计涨跌变化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期间中弘股份有5个交易日(2011年的 7月12 日、8月5 日和9月14日以及2012年的1月31日和3月13日)因召开股东大会停牌,左图对这几个交易日的深市地产指数进行了剔除,以保持二者数据结构的一致性。经过上述处理,该图显示的是以2011年 6月的收盘数据为基数绘制的从2011 年 7月起至2012年 8月止余下的302个交易日的数据。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弘股份将“矿业投资”列入其经营范围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发生了三起“涉矿”收购。除第二次“涉矿”收购未能有效提升股价外,其余两次收购在短期内均有不错的表现,并且其“涉矿”后的股价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明显强于深市地产指数,从而为建银国际在高位套现提供了许多机会。
三、中弘股份“涉矿”期间建银国际的套现情况
在?鄢ST科苑重组前,建银国际曾两次累计投入26 836万元获得了中弘投资18.97%的股份,2010年2月8日?鄢ST科苑重组时,建银国际的这部分股权转换为中弘地产(现为中弘股份)的59 946 683股普通股,该股权的限售期为12个月。2011年2月24日该公司实施了每10股转增8股的分派方案,建银国际所持股份增至107 904 029股。虽然这些限售股在刚解禁时就有数亿元的浮盈,但建银国际并没有急于套现,而是等中弘股份的“涉矿”概念逐步明确后才开始大规模的套现。
表2给出自中弘股份“涉矿”以来建银国际的持股变化情况及估计的套现金额。由于中弘股份从未披露过建银国际减持的信息,我们无法获得其套现的具体时间和价格。表中建银国际各期的持股数量来自于中弘股份各期的财务报告,估计套现金额用当期减持数量乘以当期平均股价计算而得。从表2可以看出,建银国际减持套现的时间集中在2011年第三季度、2012年第二和第三季度,这些时段也是中弘股份的股价处于相对高位的时期。按照这三个季度的减持数量和平均股价计算出建银国际在此期间的套现金额分别为23 825万元、38 223万元和22 391万元,合计套现金额为84 439万元,相对于其26 836万元的初始投入共盈利57 603万元。由于建银国际减持的平均价格肯定高于表2中所采用的当期平均股价,因此其实际的套现金额和盈利总额将远远高于上述估计值。四、中弘股份“涉矿”动机分析
2010年2月8日,?鄢ST科苑重组成功,成为赶在“房企暂停借壳”政策实施前最后一家成功实现“借壳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作为当时第二大股东的建银国际可谓是功不可没,其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还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服务。如果没有国家对房地产的严厉调控,该公司的股价和业绩或许早就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建银国际可以选择在2011年年初10转8股的分派方案公布以后轻松套现。然而,自建银国际的限售股解禁以来,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丝毫没有放松,从而使投资者对该类上市公司避而远之,中弘股份的市场表现同样也不尽如人意。但是在此期间,有“涉矿”概念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却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让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建银国际获得更高回报,2011年7月中弘股份将“矿业投资”列入经营范围,拉开了其“涉矿”的序幕。2011年8月,中弘股份正式开始“涉矿”,以6 000万元收购了“鑫兴矿业”49%的股权。上述信息发布以后,公司的股价出现了大幅的拉升,建银国际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累计减持2 728.53万股,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套现。
随着整个大盘的下跌,中弘股份的股价出现了深度的调整,建银国际套现行动暂时终止。2011年12月,中弘股份以5.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控股股东中弘卓业持有的“中弘矿业”61.54%的股权;2012年4月该公司又以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中信信托持有的“中弘矿业”38.46%的股权。这两次大手笔的“涉矿”收购再次点燃了投资者的炒作热情,公司的股价有多个交易日报收在9元以上,建银国际重新开始了其大规模的套现行动,在2012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累计减持8 061.87万股,实现全身而退。
中弘股份的“涉矿”收购究竟能为股东创造多少价值呢?我们可以分三种情形进行分析:①如果每次“涉矿”收购的价格都是合理的,那么这些收购至多是一些净现值为零的投资,因而其股价不应该有任何变化;②如果每次“涉矿”收购的价格都低于其内在价值,那么这些收购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等于二者的差额;③如果每次“涉矿”收购的价格都高于其内在价值,那么这些收购给股东造成的损失也等于二者的差额。
      上述第二种情形一般不会发生,因为当收购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被收购方一般不会轻易出售。即使果真出现了这种情形,反映到中弘股份10多亿元的股本上,对平均每股内在价值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弘股份的多次“涉矿”收购,甚至还包括此前10转8的分派方案,都是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非理性偏好,提升公司的股价,让昔日的战略伙伴建银国际在高位套现。
五、案例启示及建议
      文章以中弘股份为例,说明了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涉矿”行为一般不能增加公司的内在价值,但却可以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应。这主要得益于当前投资者对“涉矿”概念的追捧和管理层抓住有利时机迎合了投资者的非理性偏好。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弘股份“涉矿”期间,曾参与其战略重组的建银国际累计减持10 790万股,套现金额超过8亿元,实现全身而退。建银国际大规模的减持套现则表明,中弘股份的“涉矿”收购并不能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或者至少说明其股价对当前的“涉矿”收购已经反应过度。
中弘股份的“涉矿”行为的确给个别炒作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而在高位减持套现的建银国际才是最大的赢家,受损的是那些在高位接盘的投资者。针对相关各方的行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对投资者的建议。虽然当前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涉矿”盛宴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广大投资者应该从一轮又一轮的概念炒作到最后的泡沫破灭中吸取教训。即使是发展前景再好的行业,如果大家一哄而上,也会导致产能过剩和盈利水平下降。“触网即涨”的互联网泡沫时代可能让全世界的投资者至今还记忆犹新,当前产能严重过剩的国内光伏产业也是极好的例证。
      投资者对“涉矿”概念股的追捧给公司管理层利用这种非理性行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管理层通过“涉矿”收购就可以大幅提升公司股价,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再融资或者让公司内部股东能在高位套现。对投资者而言,不管公司的经营业务与受追捧的概念高度相关,还是徒有虚名,都要避而远之。
      著名的投资大师肯尼斯·费雪在其著作《Super Stocks》中写到:“如果某样东西大受推崇,它通常已无价值,保证赚钱的东西,往往变成保证赔钱的东西”。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投资大师凯恩斯也曾经指出:“投资的核心原则是朝着与当前流行观点相反的方向前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认同某个投资品种具有诸多优点,那么该投资品种的价格势必过高,因而不再具有吸引力”。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涉矿”行为而言,这两位投资大师的至理名言是再适用不过了。
2.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对监管部门而言,必须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使其尽量多披露一些反映公司真实价值的信息,少披露一些导致投资者非理性炒作却与公司内在价值关系不大的信息。当前,虽然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经大幅回落,但是那些善于讲故事、受投资者非理性炒作的上市公司其股价仍然虚高,内部股东“套现”的意愿极强。
      以中弘股份为例,在建银国际大规模套现直至完全退出的一年多时间里,该公司从未主动披露过建银国际减持的信息。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该公司披露的其他信息。如果监管部门能够让内部股东提前披露减持计划,明确说明其减持数量和最低价格,那么广大中小投资者就不会被所谓的“涉矿利好”所迷惑,从而避免在高位接盘。这不仅可以使内外部股东的博弈更加公平,还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3.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上市公司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资金支持,给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当前,由于国内股市持续低迷,许多中小股民的投资已经严重缩水。上市公司的内部股东虽然有权抛售已解禁的股票,但不能“借利好出货”,以免让广大中小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位接盘”而遭受利益损失。
      上市公司若能诚实守信,并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合理权益,虽然会使其内部股东的利益暂时受到影响,但随着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诚实守信的公司在将来不仅可以拥有更多忠实的投资者,甚至还有可能将其变成公司的潜在客户,从而更好地促进公司未来的发展和业绩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 Baker M., Jeffrey Wurgler. A catering theory of dividends. Journal of Finance,2004;59
2. Fisher Kenneth L.. Super Stocks. New York:McGraw-Hill,2008
3. Polk C., P. Sapienza. The Stock Market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A Test of Catering Theory.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1
4. 潘敏,朱迪星. 企业的投资决策在迎合市场情绪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经济管理,2010;11
5. 谭跃,夏芳.股价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的交叉研究.会计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