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 35 期
总第 639 期
财会月刊(中)
理论与探索
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下可转债发行的股价效应分析

作  者
王 娟(教授) 胡敏杰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商学院 南宁 530004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成都 610031)

摘  要

      【摘要】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沪深两市2000 ~ 2011年间74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导致的异常收益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发行公告日当天标的股票的异常收益显著为正;公告日前30天的累计异常收益也显著为正。市净率越高的样本,其股价的累计异常收益越大;作为一种风险因素,投资者异质信念在可转债发行公告日前后影响标的股票的收益,即投资者的信念差异越大,投资风险越高,标的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也越大。
【关键词】可转换债券   异常收益   股价效应   异质信念

一、引言
可转换公司债券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可转债发行的股价效应主要是为了证实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由于国家或地区间文化背景及市场管制等因素作用,导致可转债发行的股价效应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西方主要的证券市场上,可转债发行公告日的股价效应大都为负。Kim和Stulz (1992)研究1965 ~ 1984年间美国证券市场124个样本,表明股价效应显著性为-2.3%。Abhyankar和Dunning(1999)将1982 ~ 1995年间英国市场上发行129只普通可转债分成清洁样本和污染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公告日的股价效应为显著的负效应,在公告的窗口日后的两天,市场反应的显著性为-1.21%。
国内学者对可转债发行公告日的股价效应亦有相当多的研究,但是结果差异很大:刘娥平(2005)、刘舒娜(2006)等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公告的股价效应为负;田柯(2004)与袁显平(2008)的研究结论是,可转债发行公告日股价效应不存在显著非零的异常收益;支持可转债发行效应为正的只有刘成彦(2005),但该正效应没有通过统计上的检验。
本文采用2000 ~ 2011年上市公司数据来研究可转债发行公告日前后的股价效应。鉴于以往研究对可转债发行的股价效应的解释大都基于公司财务视角,而股价的非正常性波动则反映了不同投资群体对待特定事件风险的态度,因此本文引入行为金融学中“投资者异质信念”的概念来分析投资者的信念冲突,进一步解释可转债发行导致的股价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