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 24 期
总第 628 期
财会月刊(下)
理论探索
宏观税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作  者
袁明智

作者单位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东莞 523808)

摘  要

 【摘要】本文建立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解释税收通过政府公共投资、家庭工资收入与就业影响经济增长背后的逻辑关系,并利用中国1978 ~ 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推断,税负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税负处于低水平时提高税率能够增加经济产出。税负通过政府投资影响劳动的边际产出进而影响收入,最后通过就业影响经济增长。税负与就业也存在稳定的倒U型关系,税负较低时提高税负就业增长,当税负高到超过临界值后,税负提高就业量就开始下降,经济增长放缓。
      【关键词】宏观税负   经济增长   工资   就业

 

 一、引言
我国宏观税负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学术界对于宏观税负的高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一直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不同的税负计算口径得到的结论是不同的。宏观税负狭义的计算口径仅指政府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按照这一口径计算,2007年我国的狭义宏观税负为17%,美国为21.7%、日本为22%、法国为27%。2010年我国的税收收入为830 080万元,占当年GDP的20%,远低于发达国家。
但若从广义的角度计算,把税外收费考虑进来,我国的税费总负担是很重的。在现实的生活中,狭义宏观税负不能完全代表企业和国民的真实负担。从许多国有企业来看,不仅要缴纳17%的增值税、33%的所得税等税项,还要交纳各种收费、各种摊派、各种罚款,还要订报刊、搞赞助等。从个体私营企业看,除了正常的税收,各种收费、摊派、罚款、赞助、订报刊的“灰税”和“黑税”已经占到企业上缴款项的1/2到2/3(夏杰长等,2003)。如果将政府财政收入之外的制度外收入即费用收入也计算在内,税费之和要占GDP的35% ~ 40%。其中制度外收入指由各级政府采取各种非税收入形式收取的没有纳入预算内外制度管理的各项财政收入,如制度外基金、制度外收费和制度外罚没款等。所以,从广义的角度计算,我国的宏观税收负担并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