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导航
理论
2011年 第 12 期
总第 580 期
财会月刊(下)
理论
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作  者
王山慧 王宗军(博士生导师) 赵欣欣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4

摘  要

【摘要】本文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18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搜集了2007 ~ 2009年共三年的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分别从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两个方面衡量公司绩效。再通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发现在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即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差。而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领导结构和董事会执行强度并不影响公司绩效。
【关键词】中小板上市公司 董事会治理 公司绩效

1776年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公司治理问题,认为公司存在经理人员疏忽和挥霍的问题,这就触及到了公司治理的起源与核心问题之一,即委托代理理论。Hermalin和Weisbach认为董事会之所以存在的一个可能原因是董事会是最有效率的解决各种代理问题的机构,这些代理问题会造成各成员利益中潜在的分歧。他们同时认为董事会是组织代理问题的市场解决方法,一个帮助解决代理问题的内在决定机构。不论优缺点如何,董事会是减小组织中的冲突问题的一个方法。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国内外学者对于董事会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然而国内学者在研究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时大都以中国的上市公司为整体进行研究,包括主板企业和中小板企业。由于我国中小板公司毕竟是少数,因此以全部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适合中小板企业。
2004年5月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而在2006年中小板上市公司全部完成股改,是国内第一个全流通的板块。中小板作为创业板的一种过渡,其上市公司大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具有高成长、高收益的特点。而我们国家现在强调要进行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使中小板公司迎来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小板公司从2004年上市以来只有一家ST公司,整体公司绩效良好,随着中小板公司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其公司内部的治理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更是成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中小板公司中董事会治理与其公司绩效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