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2011年 第 03 期
总第 571 期
财会月刊(下)
理论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实证检验

作  者
金春来 曹慰婷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4

摘  要

      【摘要】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本文采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检验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公允价值的应用带来了增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了价值相关性。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价值相关性   价格模型   收益模型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
  英国是最先提出“公允”这一概念的国家。1844年,英国的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必须做到“充分和公允”;其后于1845年颁布的公司章程法要求资产负债表是“真实的报表”,利润表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盈亏状况;1897年,英国修订的公司法对报表提出“真实和正确”的要求;到了1947年,英国的特许会计师公会建议将“真实和正确”的标准改为“真实和公允”,因为公允价值涉及诸多的估计,想出具绝对正确、唯一的数据是不太现实的,所以用“公允”代替“正确”更加科学。此后,“真实和公允”作为一个会计理念延续到现在。
  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所做的定义为: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有序交易中售出资产所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所支出的价格。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可知,公允价值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公允性、现时性、估计性。